2022年第一季度“敬业奉献兵团好人”——陈宝锋

陈宝锋,男,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10月生,现任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安局托喀依乡派出所副所长。多次荣获师市公安局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8月被兵团公安局记个人二等功。

2022年第一季度“敬业奉献兵团好人”——陈宝锋

陈宝锋,男,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10月生,现任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安局托喀依乡派出所副所长。多次荣获师市公安局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8月被兵团公安局记个人二等功。

立足岗位 用行动诠释忠诚无悔

陈宝锋长期扎根基层一线,恪尽职守、吃苦耐劳、乐于奉献。2013年初,阿拉尔市城区公安局开始组建阿和公路检查站,因检查站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恶劣,住宿、工作环境差,夏天的地表温度高达60度以上,夜间温度骤降,蚊虫多,并且距离城区较远。陈宝锋主动向局党委请缨,申请到偏远的阿和公路检查站工作。来到检查站后,他就在只有一顶帐篷和一把遮阳伞的环境下坚持工作六个月,直至基础条件逐步改善,而他在检查站工作一干就是近4年。同事们在他的行动感召下,一同克服恶劣环境,全身心投入工作。

无论他在什么岗位上,他总是带着感恩来回报组织,带着感情来服务人民,带着责任来做好工作。他将“能力有限、努力无限”作为自己的口头禅,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由于长年累月加班加点工作,不到40岁的他比一般50多岁的人的白头发还多,而且还患上了肩周炎、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在他办理的案件中没有一起涉访涉诉,他调解的纠纷中没有一件是群众不满意的。

危急关头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2021年6月24日15时许,陈宝锋在带队巡逻中接到群众报警,4名辖区居民被困于污水池中,污水池深约8米,仅有一个80厘米的进出口,池内淤泥堆积并充满有毒气体,4个人晕倒在池底生死不明。危急关头,陈宝锋冒着生命危险下到污水池内进行先期营救。池内一片漆黑,陈宝锋使出浑身力气将绳子系在昏迷人员腰间,一只手抓着绳子,一只手抓住昏迷者,示意同事们将其拉上去。在上升途中,陈宝锋意识逐渐模糊,但他仍死死抱着昏迷者,待同事们将其接上来后,他昏了过去。最终,增援力量及时赶到,因抢救及时,几个人成功脱离生命危险。陈宝锋因吸入了大量的高浓度毒气,持续昏迷了近6小时,还曾被抢救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看着陈宝锋躺在病床上,他的妻子流下了心疼的眼泪。醒来后,他忍受着痛苦安慰妻子说,他身体很好,不要担心,那是他的工作和职责。

陈宝锋营救掉落污水井的4名工作人员。

2017年11月29日8时30分许,辖区一辆面包车失控冲进水渠,渠水冰冷刺骨,车内8人面临生命危险,哭声、呼救声乱作一团。接到警情后,陈宝锋与同事携带救生圈快速到达现场,不顾寒冷刺骨,立即展开营救工作。完成救援后,陈宝锋浑身湿透,被冻得瑟瑟发抖。

陈宝锋营救面包车内的8名群众。

2021年3月,十二团地磅房后工地,一老人突发疾病失去意识摔倒在地上,浑身抽搐不止。陈宝锋带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由于情况紧急,老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等待120救护车可能会耽误治疗时间,陈宝锋果断取来简易担架,将老人抬上警车送往医院,同时联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让医生做好急救准备。由于送医比较及时,老人脱离生命危险。家属赶到医院后,紧紧地握着陈宝锋的手,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宝锋救助十二团地磅房后工地突发疾病的老人。

舍“小家”顾“大家” 长期守护万家灯火

从警10多个春秋里,陈宝锋对公安工作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自己热爱的公安事业上。每次在“小家”和“大家”之间选择时,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2020年的春节与往年既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夫妻俩像约定好似地双双在各自岗位上值班,不一样的是,夫妻俩双双奔赴疫情防疫第一线。

作为公安民警的他和社区工作者的妻子,他们舍弃“小家”,双双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50多天未回过一次家。期间的一天深夜,六神无主的母亲带着哭腔打来电话,说他父亲晕倒在家中了,电话里传来孩子哇哇大哭的声音。因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夫妻俩无法及时赶回家中,无奈之下只好拨打客服电话,他的父亲被及时送到医院,得知父亲并无大碍后,他又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一线。单位让他们赶紧回家照顾老人,但他们说:“老人已经没事了,在这个特殊时期,要守好人民的‘大家’,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