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画说兵团》赏析:图说兵团事 史诗入画来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2-10-25 11:58:34 作者: 编辑:叶小萍 责任编辑:曹强

图说兵团事 史诗入画来

——《画说兵团》赏析

王 婷

捧起泛着墨香味的《兵团日报》,有一个专栏是不少读者每期都在期待的,那便是“画说兵团”。

自2017年1月3日起,《兵团日报》开设“画说兵团”专栏,至今仍在连载中。这一专栏以连环画的形式再现兵团历史,几幅图画,讲述一个故事;一个个故事,串起兵团历史。以“画”为史,在当今的读图时代,不失为一种好的说史方式。

此前,“画说兵团”连环画结集成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画说兵团》共分3册,内容均选自《兵团日报》“画说兵团”专栏。翻开书页,兵团人屯垦戍边初期的感人故事,以画作的形式再现,简短而流畅的文字描述撼动人心,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厚积薄发描绘历史画卷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人们的眼球,图画——无疑成为吸睛的宠儿。将读图与读史结合起来,将兵团屯垦戍边的生动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这一此前在兵团尚属空白的形式被大胆推出,“画说兵团”专栏应运而生,第一期刊出,便广受读者好评。

《挥师西进 解放新疆》《横穿死亡之海 惊开万古荒原》《提起钢枪能打仗 挥动锄头善务农》《挥起坎土曼 投入大生产》……每一个故事,每一幅画卷,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仔细品读,兵团人身上的韧劲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跃然纸上,兵团的历史脉络在读者的脑海中愈发清晰……

细读《画说兵团》,会发现兵团人屯垦戍边初期的一些老物件在连环画中频频亮相。兵团人过去总说,戈壁滩上三件宝:坎土曼、毡筒、老羊皮袄。坎土曼不但是兵团职工一年四季不离手的劳动工具,还蕴含着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坎土曼大王”李大兴》就描写了一个关于坎土曼的故事。

1949年9月,李大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二十二兵团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任班长。1950年2月,李大兴所在的部队从迪化(今乌鲁木齐)老满城来到小拐开荒。当时,李大兴20多岁,膀大腰圆,力大如牛,领了一把特大号坎土曼。李大兴从每天挖一亩地到每天挖两亩地,后来每天能挖两亩六分地。战士们给李大兴编了个顺口溜:“一亩六,两亩六,坎土曼开荒气死牛。”从此,“坎土曼大王”成了李大兴的绰号。《画说兵团》中以画作的形式将“坎土曼大王”李大兴的故事重现。

这样的老兵,这样的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植保专家张世海》《铁姑娘“谭树风”》《植棉能手刘学佛》《能吃能干的王均余》《“假小子”黄建辉》……他们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奠基者,他们把一生献给了兵团。《画说兵团》选取这些人物典型,以绘图为主、文字为辅,图文并茂地将兵团60多年的历史脉络串联起来,把动人的画面定格成永恒,把鲜活的场景、难忘的记忆留存于纸上。

图文协奏唱响兵团旋律

大漠、驼铃、草原、戈壁、雪山、胡杨、红柳……翻开《画说兵团》,一锄一犁,一草一木,一幅幅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画作,一个个沾染烟火气与人情味的故事,展现出一幅幅淳朴美丽的兵团风情画。

《画说兵团》中的每一个故事,其具体场景、环境氛围、人物形象和构图风格,都在画作者的精心设置和倾情创造下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来,充分显示了画作者的艺术造诣和文学水平。书中以小见大,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洋溢着浓浓的“兵团情”。《画说兵团》并不只是“小人书”,它更是一个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让人流连忘返的艺术宝库。

几十年后,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兵团人的青春和荒原、沙漠、红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值得庆幸的是,时隔多年,这些曾经的兵团战士没有被遗忘,相信《画说兵团》会让他们重新回忆起那段特殊的时光。

《兵团日报》(2022年10月21日第7版)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