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兵团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以文化人 以文聚力

来源:兵团网-兵团日报时间:2022-10-30 12:19:12 作者: 编辑:叶小萍 责任编辑:曹强

以文化人 以文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催生文化新业态,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兵团广大文艺工作者、文化能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力为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让更多人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德发(左)在工作室里与书画爱好者交流创作国画作品的经验(资料图片)。向浪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让我更有动力与信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月20日,杨德发激动地说。

杨德发是十二师头屯河农场的一名职工,也是网上有名的“农民画家”。杨德发从小就喜爱绘画,因为没有接受系统学习美术知识的机会,他只能借来邻居家墙上的挂画和小人书,模仿着画画。

多年坚持,杨德发的绘画技艺逐渐精湛,多次代表十二师和头屯河农场参加各类“文化能人大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此外,他还利用周末义务教农场的孩子们画国画。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称杨德发为“农民画家”。

2018年,杨德发的朋友建议他利用网络平台,和更多同样爱好国画的人交流探讨,他便开始尝试直播画画。

杨德发在直播间里不仅展示他的国画作品,还分享自己多年来创作国画作品的技巧和心得,帮助和他一样的国画爱好者提升技艺水平。

如今,杨德发单个网络平台上的粉丝已经有2万多人,这些粉丝里不仅有国画爱好者,还有很多从未接触过国画的网友。

“我在直播中不仅分享自己创作国画作品的心得,还会鼓励画友们分享他们的技巧和经验,大家一起进步。”杨德发说。

兵团各师团的自然风光优美,这是杨德发创作的源泉。他把自己对兵团的热爱倾注于笔端,把兵团如画的美景融入水墨丹青之中,既注重从艺术名家作品中汲取“营养”,又注重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曾在一次直播中,有一位粉丝好奇地问杨德发:“你这是画的哪里的风景?这么独特,我从来没有见过。”

杨德发骄傲地说:“这是我们兵团的风景,欢迎你来兵团看一看!”

回想起这次有趣的经历,杨德发说:“用自己的双手画出家乡的美景,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我要一直坚持下去,用国画作品宣传家乡,希望更多人能领略国画的魅力,并通过国画作品来记录、欣赏祖国的大好风光。”

今年,在头屯河农场的大力支持下,“杨德发工作室”已经装修完毕,杨德发对工作室的未来充满期待。

“丹青墨香润桃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依靠少数人。工作室装修好后,我和同伴将带大家一起学习国画技艺知识,尤其想多让孩子们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从小就感受中国画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杨德发说。(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实习记者王钰

“烙”出兵团故事

10月25日,杨新平创作现代套彩烙画作品。杨新平 提供

10月20日,九师一六四团职工杨新平在工作室里聚精会神地创作党的二十大系列现代套彩烙画作品。一支“铁笔”、一张木板,伴随着青烟升起,杨新平轻轻勾画两三下,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和女儿魏霞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便跃然而出。他此次创作的系列作品有《戍边传承——新时代守边人》《戍边传承——魏德友和他的女儿》等。

“我要以繁荣发展兵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己任,创作更多精品力作。”杨新平说。

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杨新平不断探索和研究,将中国古典烙法和现代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赋予传统黑白烙画丰富的色彩。

兵团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美景,都成为杨新平艺术创作的源泉。他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热爱兵团,愿意创作反映兵团发展变化的烙画作品。”

近年来,杨新平创作出“军垦情系列”“胡杨情系列”“军垦记忆系列”“军垦风情系列”等打动人心的作品,其中“军垦情系列”作品获得了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杨新平把九师职工群众维稳戍边、建设边疆的故事定格在画板上,让更多人通过作品了解兵团的历史,感受兵团魅力,弘扬兵团精神。

为了让“非遗”进校园,杨新平还在九师一六四团中学举办了民间文艺培训班,手把手教孩子们创作现代套彩烙画作品,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略兵团的独特魅力。

2020年,为了用文艺凝聚抗疫力量,杨新平创作了多幅反映抗击疫情题材的现代套彩烙画作品,在网上展播。他创作的《防疫,我们必胜》《平凡英雄》《奉献》《责任》《可爱的人》等系列抗疫现代套彩烙画作品,以艺术的力量激励人心、鼓舞斗志、弘扬正能量,同时也向“逆行者”致敬。

杨新平说:“只有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才能创作出更多好作品。我将继续弘扬兵团精神,讲好兵团故事,用手中的烙笔创作出更多职工群众喜爱的作品,反映各族职工群众的美好生活。”(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把演出送到哪里

十师北屯市秦剧团“红石榴”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下基层演出(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婷 摄

“‘红石榴’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来了!”在十师北屯市,只要听见有人这样喊一声,男女老少便会聚拢来,等着观看演出。

歌曲、舞蹈、宣讲……十师北屯市秦剧团“红石榴”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的演出总会赢得职工群众以及周边村民的喝彩,志愿服务队成了基层连队、山区牧场最受欢迎的常客。

“他们经常来,每次来都会为我们表演精彩的节目,我们都爱看!”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喀尔交镇禾孜勒阔拉村村民江俄丽·沙合力拜说。

“我们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把蓝天作为幕布,把大地作为舞台,年均演出百余场次。”十师北屯市秦剧团团长宁向红感慨地说,“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是我们的舞台;哪里有需要,我们就把演出送到哪里。”

宁向红从事基层文艺工作已有20余年。2018年,十师北屯市为充分发挥文艺戍边、文艺强边作用,“恢复”了秦剧团,宁向红担任团长。从招人选人到建章立制,从节目创编到组织演出,宁向红都亲力亲为、事必躬亲,打造了一支“红石榴”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

草原上、界河畔,留下了演员们的身影;田间地头、牧工毡房里,回响着悠扬的歌声。冬迎风雪、夏冒酷暑,宁向红带领着“红石榴”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为广大职工群众送去了欢乐和文明,把文艺的种子播撒在各族职工群众的心里。

“我们将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深入基层,将文艺精品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宁向红说。

“红石榴”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组建至今行程10万公里,足迹遍布阿勒泰地区各乡村、十师8个团场65个连队,演出329场,为阿勒泰地区的兵地融合、军民共建、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2021年,十师秦剧团荣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每当看到职工群众的笑脸、听到他们的喝彩声和掌声,我们感觉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也激励我们不断深入基层,服务各族职工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宁向红说。

“红石榴”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在十师一八六团演出时,想到在北沙窝哨所常年坚守的付永强夫妻,专门到哨所为夫妻俩演出了整台节目。

付永强夫妻拉着宁向红的手,动情地说:“志愿服务队给我们传递了精神力量,我们一定会守好祖国的国土。”

“红石榴”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还把党的惠民政策“搬”到舞台上,用“小节目”演活“大道理”,把党的关怀送到了基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扎根生活,创作出更多紧扣时代脉搏、弘扬兵团精神的优秀作品,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宁向红信心满满地说。(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实习记者王钰

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库拉西在家中制作绣品(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婷 摄

一根丝线在手中飞舞,一件手工艺品逐渐成形……10月20日,在六师红旗农场十二连职工库拉西的家里,她正专心制作绣品。

走进库拉西家里,仿佛置身于五彩缤纷的绣品世界:游鱼、玫瑰花、山水等,图案灵动自然;挂毯、沙发垫、花帽等绣品各个针法细腻、图案精美,展示出主人对毡绣、布绣这项传统手工技艺的热爱。

毡绣、布绣是哈萨克族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已传承了几百年,绣品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于一体。自小就跟着母亲学会毡绣、布绣技艺的库拉西,于2002年开始从事毡绣、布绣绣品制作工作。因为技艺精湛,库拉西制作的绣品受到很多人喜爱,她也依靠制作、销售毡绣、布绣产品,走上了致富路。

2008年,红旗农场建立了毡绣和布绣产业孵化园生产基地,为传承毡绣布绣技艺、促进毡绣布绣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孵化园建成后,库拉西看到了展示技艺的舞台,也看到了传承毡绣、布绣技艺的希望,她主动带头,并动员哈萨克族妇女走出家门,进入孵化园工作。

在农场的大力扶持下,库拉西牵头成立美丽刺绣合作社,带领60多名哈萨克族妇女一起开启了依靠传统手工技艺的创业之路。

库拉西和姐妹们通过不断摸索,让合作社制作的绣品既保留了毡绣、布绣民族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元素。

“我们将传统的哈萨克族毡绣、布绣技艺和家居软装结合起来,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还设计研发了新的文创产品,使产品更加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库拉西介绍说。

如今,库拉西带领社员们每年生产毡绣、布绣产品面积达1000平方米,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也“绣”出了一条致富路。

秋收后,库拉西接了枕套、坐垫、衣服等50多个订单。订单多了,她就联系姐妹们在家里制作绣品,加快绣制速度,保质保量完成所有订单任务。

合作社生产的绣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更好了。在孵化园工作了多年的社员古丽逊·古丽说:“我从小就喜欢毡绣、布绣技艺,但没想过用它们赚钱。现在跟着库拉西姐姐干了几年,平均一个月可以赚3000多元,生活越来越好。”

库拉西说:“近年来,哈萨克族毡绣、布绣技艺依靠农场的政策扶持,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展,但离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今后,我们还要创新发展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大力推广我们的绣品,将毡绣、布绣从‘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把文化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让传统技艺走向全国。”库拉西信心十足地说。(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实习记者王钰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