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兵团:送文化到乡间 “种”幸福在心田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3-11-16 10:31:40 作者: 编辑:郭辰雨 责任编辑:杨波

兴文化 促发展送文化到乡间 “种”幸福在心田

编者按

近年来,兵团不断盘活民间艺术、培育文化能人,增强基层文化自身“造血”功能,一大批书法、戏剧、剪纸、摄影等艺术爱好者涌现出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这其中,不乏许多优秀教师,教师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的传播者。他们深深植根基层沃土,将深化改革、乡村振兴、保障改善民生等中心工作,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出来,不仅为职工群众带去了文化享受,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逐渐实现由“送文化”到“种文化”、从文化“输血”到文化“造血”的功能转换。

安英梅:一把剪刀“剪出”兵团故事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

安英梅在进行剪纸创作(摄于9月30日)。杨选斌 摄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纸屑飞落间,一朵美丽的团花“绽放”出来……11月9日,在四师六十八团中学的美术课上,安英梅手把手教孩子们折叠、裁剪技巧,学生们一边热烈讨论着剪纸的技巧,一边亲手实践。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小动物、团花不断涌现在剪刀之下,剪纸之上。

安英梅是六十八团中学的一名美术老师,剪纸有21个年头了,这些年,她“就地取材”,团场的美景与风物都是她创作的灵感来源,在她的技法下,一张张剪纸变成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把美好的愿望赋予纸间。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另一位美术老师那里,我接触到剪纸这项传统艺术,它的神奇之处在于,通过一把刻刀,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剪纸的无穷变幻让安英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专心学习这项技艺。

大多数人都是用文字来讲故事,安英梅则是用手中的剪纸来表达故事。兵团的优秀典型和身边小事都是她的灵感来源,一幅幅贴近生活的作品反映了团场的发展。工作之余,她搜集整理团场的历史资料,深入挖掘老故事,不断创新素材,用手中的剪刀记录着兵团故事。

一张剪纸,轻轻薄薄,简简单单,在安英梅的剪纸中,却会包罗万象,不仅包含了家乡的山水,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安英梅说。

20余年的坚持,使安英梅的剪纸技艺日趋成熟,不仅传承了传统剪纸的技艺,而且有自己的创新,她的作品精巧细致、层次分明,点缀恰当,人物形象饱满,色彩斑斓而丰满,整体造型自然大方,寓意深刻。为了提高自身的剪纸艺术水平,安英梅还坚持在网络上学习其他地方优秀的剪纸艺术,博采众长。

如今,安英梅已经不满足于网络上、书本上的现成模板,她开始自己设计图纸,一幅山水画、一张风景照、一件工艺品,她都能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

与绘画不同,剪纸有“千剪不断,线线相连”的结构,即图案的每一条实线都必须互相连接。因此,无论是照片还是画,都需要进行重新设计,按照剪纸的形式重新调整结构、勾勒线条,往往一张纸样要反复修改好几遍才定稿。为了完成了7.3米的剪纸长卷《清明上河图》,安英梅用了两年的时间。

一把剪刀守护一份文化,坚持剪纸多年的安英梅从没忘记自己的初心。安英梅将剪纸融入美术课堂,通过开展剪纸进课堂,让孩子们领略剪纸的魅力,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剪刻时不要的部位必须剪断,要把剪刻下来的碎纸片轻轻去掉,不能生硬地用手撕,否则,剪纸会带毛边影响画面的美观。”

课堂上,安英梅悉心地给学生讲解如何起草稿、剪刻、揭离、保存等剪纸制作知识,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在她的带领下,学生们慢慢对这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堂课下来,一张张彩纸变成了灵动的剪纸作品,学生们自豪地拿着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在欢声笑语中既学习了剪纸技艺,又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安英美开设剪纸公益课程,每周在可克达拉市金边艺术馆,为剪纸爱好者上课,让近万名剪纸爱好者体验剪纸创作。

“看到学生剪出漂亮的剪纸,是我最满足的时刻。”安英梅说,“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剪纸艺术,看到大家对剪纸文化的热爱,我也充满了成就感。”

“中国剪纸历史悠久,我想将这门技艺完好地传承下去、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喜欢上剪纸艺术。”安英梅说。

陶正华:让书法艺术在职工群众中扎根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通讯员马丽

陶正华手把手教孩子练习书法(摄于8月25日)。文新琦 摄

练习字画的宣纸铺满床铺,铺在桌子上,铺在过道走廊上,就连地板上也铺满了练字的大纸张,整个房间洋溢着墨香……这就是十二师五一农场书法爱好者陶正华的家。

陶正华每天提笔挥毫,沉浸在书法世界里,家中的每个房间都被他的书画作品挤得满满的。

提起陶正华,在五一农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每年春节职工群众要书写春联;寒暑假社区书法课堂需要老师授课;社区居民乔迁、新婚写新居联、新婚联,大家都会找他帮忙,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陶老师”。

陶正华从小就喜欢在当老师的父亲身边,看他写字画画。5岁时,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练习楷书。每天只要一有空就临帖练习,已经记不清写了多少本字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书法作品风格逐渐形成,作品明快劲健,多次获得各种奖项。

“父亲从小就教我写钢笔字、毛笔字,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一直是班里写字最好的学生,老师经常会把书写的任务交给我,上学期间,我还在学校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览。”陶正华说。

陶正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聊起书画或是诗歌的话题来,便兴致勃勃,滔滔不绝。

这些年,陶正华先后做过教师、宣传干事、办公室科员、美工等工作。工作与生活的频繁波动,没有让他放弃热爱的书法艺术,他把写字日常化、生活化,随时随地练,用树枝在教室外的沙地上写,用鹅卵石在戈壁滩上写,用刮尺在羊皮上写,用指头在自己的身上写。

在书法路上多年的摸爬滚打、潜心钻研,陶正华书法技艺日趋娴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收藏他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在《中国书画报》《农民书画报》等报刊发表,一些书法作品还在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或收藏。

“书法是一门综合学科,学好书法首先要理解和领悟中国的文化。书者心中一定要有文化的根基,真正的书法家是通过写字,让文化得以焕彩。”陶正华说道。

为了让更多的人喜爱书法艺术,陶正华经常利用节假日参加公益笔会、书法教学、书画展览等活动。他还常年深入连队、社区,坚持走好书画下乡惠民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创作出一幅幅主题鲜明、寓意深远的书画作品,送到职工群众手中。

陶正华还组织书法爱好者参加农场文联组织的中华传统文化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活动,开展书画采风、国学讲座、公益培训和汉字规范教学等文艺惠民活动,让上万副(个)春联、福字和数千多幅书画作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他也成了五一农场送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的主力军。

陶正华说,书法的旺盛生命力源于传统、源于时代,也源于群众。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书法文化,充分调动大众参与热情,才能为书法艺术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书法艺术不能仅靠书法家,还要让书法艺术在职工群众中扎根。

近两年,陶正华开始为农场学生传授书法技艺,指导孩子们规范用笔、规范书写,并和学生一起进行书法创作。他带领学生领略汉字的生命力和书法的艺术魅力,使学生深刻体会写字与做人的道理。

“一定要让孩子了解书法,学写书法要从点、横、竖、撇、捺、钩这些基本的笔画学起,循序渐进。”陶正华说,他在教授学生学习书法艺术的同时,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把书法艺术教育与德智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育学生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高飞元:戏韵悠扬 浸润乡间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通讯员于三

在六师芳草湖农场举办的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上,高飞元(中)在为迷糊戏伴奏(摄于7月29日)。于三 摄

11月10日,在六师芳草湖农场文化宫舞台上,芳草湖农场迷糊戏团的演员们正在编排以焦裕禄先进事迹为主题的迷糊戏《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既是团长又是扬琴手的高飞元,在台上一会进行人员调整、一会耐心细致地为演员们纠正唱腔和动作,排练工作有条不紊。

今年67岁的高飞元是芳草湖农场的一名退休教师,从小就酷爱音乐的他,“吹拉弹敲”各种乐器都精通。2008年,芳草湖农场的戏迷们成立了迷糊戏传习所,并邀请高飞元加入。高飞元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勤奋的练习成了乐队的主力。

在今年芳草湖农场开展的文化下基层活动中,迷糊戏是主打节目,高飞元带领迷糊戏团的演员们下连队、进社区演出55场,新编迷糊戏《讲廉洁 扬正气 一心为民》、现代迷糊戏《夫妻识字》等曲目,为农场职工群众带去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让文明新风如春雨滋润大家的心田。

高飞元爱好乐器,更爱迷糊戏。自加入迷糊戏传习所后,高飞元发现乐队的乐器种类较少,伴奏音色单调,就把家里的扬琴、二胡、唢呐等乐器统统带到乐队,让芳草湖农场的迷糊戏更加悠扬动听。

这些年来,芳草湖农场200余名戏迷们自发组成的迷糊戏、新疆曲子队、豫剧队、秦腔队、陇中小曲队等戏曲团队,活跃在连队社区,丰富着农场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

2020年5月,芳草湖农场将迷糊戏、豫剧、秦腔等7支民间团队组织在一起,成立了芳草湖农场戏曲协会,高飞元被大家推选为戏曲协会主席和迷糊戏协会负责人。

协会成立后,高飞元组织戏迷们选出各个团队的负责人,和大家协商制定了戏协规章制度,并与10个城镇社区协调,让各个戏曲团队有了演出排练场所。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将各个团队凝聚在一起,让团队焕发出新气象。

芳草湖农场迷糊戏协会现有30余名成员,高飞元带领大家每周排练不少于16个小时,3年时间共计排练传统剧目18部,新编剧目8部。今年55岁的蒋红清在高飞元的指导下学习扬琴,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在已能演奏出优美的旋律。

芳草湖农场新疆曲子戏队编写了老调新唱短剧《谁都会老》《农场发展有目标》《乡村建设城镇化》《老党员潘进林的心愿》,其中曲子戏《谁都会老》在2022年玛纳斯县曲子戏汇演中荣获三奖等。

2022年10月,在兵团组织的“第五届兵团基层文化能人大赛”活动中,芳草湖农场迷糊戏剧团新编的迷糊戏《党史激励兵团儿女奋斗前行》在线上展示、展演,在网络评选中获得不错的成绩。

“自2018年以来,我们每月固定演出3场,参加农场、师市的文化活动,每年演出都在50场以上。”高飞元说。

为了让迷糊戏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发扬,2022年3月,高飞元带着迷糊戏演员走进校园,给学生们教授迷糊戏的唱法和乐器弹奏的基础知识,发展迷糊戏小演员32人。

“我们要编排出更多更好的节目,让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了解迷糊戏、爱上迷糊戏,同时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高飞元说。

王涛:用镜头为学生记录青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

王涛(左二)给学生讲解摄影技巧(摄于11月8日)。安塞尔江 摄

随着几声轻快的“咔嚓”声,在十一师职业技术学校的操场,一群学生开展竞技比赛的火热场面,被定格在摄影机前。11月7日,十一师职业技术学校团委书记、历史老师王涛化身为摄影师,为学生拍摄“大片”,定格他们最美的青春身影和校园岁月。

王涛在学校工作了17年,从新闻专业毕业的他,工作之余发挥专业所长,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校园的点点滴滴、拍摄学生们的精彩瞬间。十余年来,他不论走到哪儿,相机都背在身上,随时为学生摄像、录影,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进他的镜头,军训第一课、迎新晚会、实验室上课、参加活动、毕业照……他都一一记录下来,并保存在电脑里。

王涛爱上摄影,和他从事教育工作息息相关。平日里,他常常行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收集记录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成了他讲述“教育故事”的人物载体。

他的镜头中,有学生毕业的场景,也有学校提质发展的变迁……他拍摄了上万张照片,每一张都凝聚了他对摄影的热忱。

“把学生们最直接最生动的某一件事或某一场面,用画面记录下来,成为他们永久的记忆和难以忘怀的故事,对我来说很有价值。”王涛说。

只要学校有活动,无论大小,王涛都会带着相机奔赴现场。他说,除了能为学校留下珍贵的资料,自己也想用业余特长为同学们留下一份独特的青春记忆。

“为他们留下美好的青春时光,将来有一个美好的回忆。”王涛说,“要学好摄影,首先要热爱它,因为只有热爱才会用心,才会投入。要提升摄影水平,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要有钻研精神,还要勤奋、能吃苦。”为了拍摄出一张满意的照片,他会想方设法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反反复复调整多次。

王涛的拍摄题材有很多,但最多的还是学生们。除了将镜头对准孩子们,他还耐心指导学生学习摄影技艺,他的摄影课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后,他会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拍摄,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充分感受到摄影的魅力。

闲暇之余,王涛还会翻阅摄影书籍、在网上学习提升摄影技能。王涛说,只有不断培训、学习,提升摄影水平,才能真正用镜头讲好故事。

如今,王涛以摄影师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录着校园里的生活。他说,摄影是自己一生的追求。校园里的好故事无处不在,他的镜头也会紧紧跟随。

去年,王涛拍摄的各民族学生与老师们欢聚一堂包粽子的作品,获得了十一师组织的摄影比赛一等奖。“我希望通过镜头,把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传播下去。”王涛说。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810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