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省级党媒联动报道:端“粮食碗”,我们很稳!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3-05 10:04:51 作者: 编辑:冀翔 责任编辑:许灏

省级党媒联动报道:端“粮食碗”,我们很稳!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无不体现着粮食安全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分量。

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兵团始终把“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一重要任务放在突出位置,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加快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作物单产位居全疆乃至全国前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贡献了兵团力量。

全国两会期间,兵团日报团炬客户端与河南日报顶端新闻客户端、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客户端共同推出“端‘粮食碗’,我们很稳!”联动报道,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各地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生动实践、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就。

兵团粮食作物单产连创纪录

望着即将收获的颗粒饱满的玉米,二师三十八团一名种植户喜笑颜开(资料图片)。三十八团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创建春播籽粒玉米百亩示范田、千亩连片示范方、2万亩连片吨粮田攻关示范区。2024年,该示范区百亩田平均亩产达1202.4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达1002.88公斤。李嘉成 摄

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24年,兵团粮食播种面积、平均亩产、总产量实现“三增”,并首次在沙化土地上实现玉米千亩连片“吨良田”的突破,为“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作出了积极贡献。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兵团全面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和主要农作物重大品种选育等工作,形成高效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关体制和高效组织体系,截至目前,已育成主要农作物品种293个,其中粮食作物品种129个;自育品种种植面积占兵团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0%,小麦自育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打造农业现代化核心高地,兵团下大力气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农业技术应用场景广阔、农业现代技术到位率高、农业技术成果集成转化快的优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良种良法配套,大力推广小麦“缩行增株主茎成穗”、高产玉米种植“奇台农场模式”等一批高产技术和模式,高产创建田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以上,稳步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单产多次创造纪录,让“中国饭碗”盛上更多“兵团粮”。(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娅莉)

河南小麦单产和总产稳居全国第一

麦收季节,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江村广袤麦田里,收割机开足马力作业(资料图片)。河南省大力推广小麦节水高产栽培、农机农艺配套等前沿技术,构建智慧化、现代化技术生态体系,深度融合“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要素,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协同发展。 顶端新闻摄影记者 宋亚猛 摄

2024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1344亿斤、居全国第二位,小麦单产、总产均稳居全国第一。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成绩的背后,河南“粮”策持续发力。

河南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中原农谷”,58家省级以上科研平台、82家种业企业入驻,11家种业企业进入国家阵型企业行列,聚焦全种业发力,实施农业良种联合攻关,小麦制种能力居全国首位,超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推广面积超过600万亩、居全国同类第一位。当前,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

河南积极实施增产技术集成推广行动,探索出小麦深耕耙压整地、“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措施,努力把“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依托全省1.3万余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河南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片”技术服务活动,对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区予以包片指导,打通科技下田地的“最后一公里”。

建良田、育良种、施良法、用良机、推良制,河南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探索形成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河南模式,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发力。(顶端新闻记者任明志)

黑龙江粮食总产首破1600亿斤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大豆喜获丰收(资料图片)。北大荒集团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抓,通过实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及模式,持续推动“五良”融合发展,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大豆大面积实收最高亩产达317.1公斤。于爽 摄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扎实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2024年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提高2.7%,刷新历史纪录;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600亿斤新台阶,实现“21连丰”;粮食总产量连续15年领跑全国,净增量、储备量均居全国第一。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产,黑龙江一以贯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8%,居全国前列。农机、植保、农业金融等专项应用创新在国内领先。其中,省级农机指挥调度平台为全国首创,接入平台的农机作业智能终端超11万台,对重点农事作业实施智能监测,极大提升了农机作业和相关政策性补贴发放的精准度,“黑龙江模式”被推广到全国23个省份。

建设良田筑根基,截至2024年底,黑龙江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居全国首位;推广良种挖潜力,强化种业创新,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更新良机赋动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以上,稳居全国首位;集成良法提标准,总结提炼15项粮油增产技术,推广应用突破2亿亩次;发展良制增质效,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2024年黑龙江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55亿亩,通过“五良”融合,2024年黑龙江粮食增产42.7亿斤,占全国增粮总量的近五分之一,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日报记者周静、梁金池)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