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时代” 他们这么做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3-09 08:04:02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杨波

有话大家说丨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时代” 他们这么做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郑瑶 通讯员黄叶叶、李玉清

编者按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深度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手机达人”。电子产品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但也有一些新问题随之而来。如何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时代”?让我们看看医生、社区工作人员、老人子女的做法。

医生:守护好“心灵的窗户”

3月3日,一师医院眼科接诊了一位因每天长时间刷手机,近视度数飙升至1800度的老人。老人今年77岁,成为“网瘾”老人5年了,陪着她一起来的孙女说:“奶奶睁眼就刷短视频、看直播,一直到凌晨。家人劝阻,她还发脾气。”

这样的病例在该医院眼科还有很多。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老人沉迷手机,他们知道长时间看手机有很多危害,但都没有重视。

“60岁以后,眼睛衰老加速,视力下降明显,如长时间使用手机,更容易患飞蚊症、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威胁视觉健康。”一师医院眼科副主任李新霞说,“建议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看手机屏幕,可采用‘20-20-20法则’,每看手机20分钟,就放下手机,将目光投向至少20米外的远方,保持20秒,让持续紧张的睫状肌及时得到放松,有效缓解视疲劳。同时,每天看手机的总时长也不宜超过4小时。”

李新霞还建议老年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培养更多兴趣爱好,如钓鱼、下棋、跳舞、唱歌、绘画、养花等,多出去走走,让生活充实、丰富。子女应多关心老年人的用眼健康,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用眼知识,提醒他们注意用眼卫生,定期带他们进行眼科检查,让老年人在享受数字化便利生活的同时,也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社区:筑牢反诈防线

“王奶奶,您点一下安装,我刚帮您下载的软件千万不要卸载。”

“您看,这类短信都是诈骗,千万别点……”

3月4日一早,六师五家渠市天山南路社区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居民王凤英老人的家中,为她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教她如何识别诈骗电话和短信。

“我一个人住,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来和我聊天,每次都叮嘱我不要接陌生电话,也不要给陌生人汇款,这次他们还专门给我安装了软件,一步一步教我怎么用,真的太贴心了。”王凤英感激地说。

近日,该社区工作人员组成“防电诈宣传小分队”,挨家挨户走访社区老年人,为他们送上 “一对一” 防电诈服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向老人们普及防电诈知识。此外,该社区还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滚动播放防电诈标语和视频,让防电诈宣传无处不在,时刻提醒老年人提高警惕。

“如今每个人都有手机,有些老年人对手机操作不熟悉,对经过伪装后的诈骗手段也不太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帮助老年人提高防电诈意识,强化他们对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只有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努力,才能真正让老年人在面对电诈陷阱时保持警惕,做到心中有底,有效守护住他们的养老钱。”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培说。

子女:帮父母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

“手机里啥都有,看新闻、刷视频,购物,时间过得特别快。”3月3日,十师北屯市居民李庆东坐在东区公园长椅上感慨道,“我年纪大了,有时候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眼睛都花了,但就是停不下来。”

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手机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了“低头族”的行列。近年来老年人使用手机的频率逐渐增高,手机在丰富他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沉迷、信息甄别困难等问题。对于其子女来说,“如何帮助老人健康使用手机”成了新的“必修课”。

“我给爸妈设置了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还教他们用手机听书、听音乐,减少看手机的频率。”北屯市居民刘霞说。

北屯市居民王芳选择通过增加陪伴时间、帮助父母培养更多兴趣爱好,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我每周都会抽时间陪爸妈聊天、逛街,和他们一起参加社区和一些机构为老年人开设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舞蹈班、绘画课、打太极等,我还给他们报名了老年大学,让他们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现在,他们每天的精气神可足了!”王芳笑着说。

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子女的陪伴与引导不可或缺。一部小小的手机,承载着子女对老人的关爱,用正确的方式帮助老年人健康使用手机,让他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免受不良影响,是子女们的责任。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