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风采丨卓娅·巴合提:让文物“活起来”“传下去”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素凡
“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您在工作中怎样理解让文物‘活起来’‘传下去’,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开启,全国人大代表、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馆员卓娅·巴合提身着一袭亮眼的哈萨克族长裙,自信登场。
仔细听完记者的提问,卓娅·巴合提落落大方地娓娓道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先导片的第一帧画面,就是从阿勒泰市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中飘出的一片雪花,这片雪花飘向了全国,飘向了世界。我想,这正是文物‘活起来’的一种体现。”
卓娅·巴合提还向中外记者介绍了阿拉泰地区文博院里的一件文物——一匹腾空飞跃的骏马“金翼兽饰”。卓娅·巴合提表示:“这件文物外观很像大家熟悉的‘马踏飞燕’,这两件源于丝绸之路上的文物,都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创造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珍贵文物,有利于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文博院馆员,卓娅·巴合提日常主要负责野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馆藏文物的公益讲解等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实地调研,她了解到,我国西北地区的岩画类石质文物类型丰富、体量较大,但因大多凿刻在山体岩壁上,经长期风雨剥蚀、生物侵害,面临岩体裂隙加大、空鼓、溶蚀等问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卓娅·巴合提建议,通过数字化采集手段及时保存石质文物相关图案、线条内容,完整呈现文物现状,为石质文物保护学科建设保留研究资料。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复和推动落实。
从文物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卓娅·巴合提坚定地说:“让文物‘活起来’‘传下去’,是新时代文物工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