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因地制宜发展兵团农业新质生产力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3-17 22:21:37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许灏

因地制宜发展兵团农业新质生产力

章友倩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在农业领域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出的先进生产力,本质特征是高技术、高效能和高质量。兵团要找准方向定位,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兵团贡献。

强化生产要素联动

一是加大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返师入团创新创业者分类培训计划,加快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通过专家授课、实地指导、交流研讨等形式,提升农业从业者增收致富本领和示范带动能力。采取农学结合、弹性学制、送教下乡等形式,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经营者队伍综合素质和学历水平。营造良好创业环境,为连队发展引进急需人才;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助力农业科技人才在兵团创新创业。二是强化新技术运用于农业劳动对象。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制定建设规划,注重建设过程中田间道路、水利设施、防护林体系、智能设备等硬件设施之间的相互配套。对土壤成分及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为粮食生产提供科学支持。利用膜下滴灌系统、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设备等,持续增加耕地节水灌溉面积,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确保粮食优质高产。调整施肥结构,促进种粮施肥精准化、绿色化。加大对病虫害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粮食作物持续良好生长。三是推动农业劳动资料现代化。持续加快连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智慧农场,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推进无人农场试点。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重要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为政府和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数据服务。建立完善科技特派员综合信息平台,支持科技特派员在线指导答疑,交流工作经验,有效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率。

打造农业新业态

一是有效发展现代生物农业。使用微生物技术,开发一系列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具有抗病抗虫、抗旱耐盐等功能的良种。运用生物技术对粮食秸秆进行加工、发酵,制作成有机肥、饲料等,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种养结合,发展绿色农业。二是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控粮食作物生长全过程,精准分析土壤固碳、气候变化、营养成分等数据,发展农牧平衡零碳农业,建立粮食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动粮食生产全过程智慧化、绿色化、安全化。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建立适应粮食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为粮食“走出去”做好全面保障。实施粮食产地烘干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项目,提高粮食质量;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减少粮食损失。三是不断发展连队电商。加强连队物流体系建设,健全师团连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确保本地粮食及时出连进城。鼓励电商、物流、商贸等各类社会资本到连队置业,参与连队电子商务发展,形成连队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联合推动数商兴农‌。全面提升粮食深加工能力和水平,积极培育并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支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延伸,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

健全农业政策体系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政策支持‌。增加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粮食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研发,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通过政策引导,加快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持续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产量。二是深化连队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保障职工的土地权益,激发职工生产积极性。利用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三是优化粮食产业结构‌。以奖补形式鼓励粮食生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产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粮食种植业与加工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粮食全产业链,提高粮食附加值,‌促进连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四是完善粮食支持保护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力度,降低职工的生产成本。落实玉米、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以减税降费、优先提供农用地等形式,积极引导粮食加工企业与农工专业合作社和职工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职工更多地分享粮食精深加工的附加值,有效促进粮食稳产增收。‌建立粮食保险制度,扩大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为职工提供种粮风险保障,增强种粮抗风险能力。(作者单位: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党校)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