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师一二一团:“小山药”链起“大产业”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段若冰、通讯员蒋博
3月17日,北疆大地寒意犹存,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八师一二一团冷库基地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种植户闵波盯着出货单,招呼工人们麻利地将一箱箱山药搬上货车。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冷库里存放的山药是去年秋天收获后储存的,现在反季节上市,价格上涨了20%。这些天,他接到的疆内外订单接连不断,这些山药,已然成为他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闵波所说的“金疙瘩”——特色山药,是一二一团的一张亮眼名片。2004年,团场职工尝试种下第一批山药,意外发现沙漠边缘疏松透气的沙质土竟是山药的“天然温床”。消息传开后,团场迅速掀起了山药种植热潮。
“过去大家各自为政,闷头种植,品种繁杂,价格也被压得很低。”一二一团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园禾佳”负责人李世杰回忆道,2013年,团场成立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制定标准、拓展销路,特色山药的价格从每公斤4元提升至6元。经过多年规模化发展,一二一团已成为新疆山药主产区,山药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了新疆市场的80%以上。昔日的戈壁滩成为目前全疆最大的山药产业基地。
“目前,我们团种植的山药品种有铁棍山药、毛山药等,依托沙质土壤的种植优势,我们打造山药特色产业,坚持‘党建引领+合作社+职工’的多元增收模式,以各类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持续提升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抱团开拓市场,拓宽连队职工的增收渠道。同时建设了山药冷藏保鲜设施库,为山药提供储存平台,延长销售周期,维持市场竞争优势。”一二一团党委常委、副团长宋斌介绍。2024年,一二一团山药种植面积达1.65万亩,平均亩产4吨,亩产值超过2.6万元,山药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每年秋收后,将部分山药存入冷库,是种植户闵波的销售策略。“以前山药集中上市,价格上不去,烂在地里实在可惜。现在,冷库技术让山药得以‘休眠’,品质丝毫不减,反季销售还提高了收益。”闵波说。目前,他种植的山药日均发货量在200吨左右。
在一二一团,像闵波这样巧用冷库“时间魔法”、打好“反季销售牌”的种植户已有100多户。小小山药,激活了一方经济。如今,一二一团冷库仓储能力超5万吨,反季山药年销售额超3亿元。山药产业带动了2000余户职工年均增收超10万元。
“为进一步推动山药产业链建设,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山药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的山药精深加工厂即将投产。未来,这里将产出山药粉、山药脆片等高附加值产品。从一产迈向二产,利润有望翻两番。从种植到加工,我们要把山药产业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宋斌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