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从春耕美景看兵团如何巩固农业新优势(上)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4-02 07:43:35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许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兵团篇章丨广袤田野生机勃勃

——从春耕美景看兵团如何巩固农业新优势(上)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娅莉

晨曦微露,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二师三十七团田间地头已然热闹起来。该团职工群众早早地来到自家田边,仔细查看土地墒情,为今年开始尝试的“一地多种多收”种植模式做好准备;

春寒料峭,在五师八十三团棉田里,农机的轰鸣声将沉睡一冬的大地唤醒,播种机沿着既定路线前行,整齐地播下一行行孜然;

春耕春管,农技要跟上。在一师七团,返青小麦欢快地喝着春灌“第一水”,团场春耕春播现场会正火热进行,干部职工现场观摩干播湿出和小流量滴水出苗技术,不时进行交流;

……

当春风轻柔地拂过田野,兵团各垦区迎来了又一年的春耕生产,这不仅是职工群众播撒希望的开端,更是关乎全年粮食收成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

2025年兵团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力抓好“三农”工作重点任务,持续巩固兵团农业新优势。要坚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贡献,坚持稳面积、提单产,力争粮食产能新增4亿斤,推动棉花纺织服装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

当下,天山南北广袤田野上、纵横阡陌间,随处可见兵团职工群众辛勤耕耘的忙碌身影,一幅人勤春早的春耕图在垦区大地徐徐展开。

稳面积、提单产,力争粮食产能新增4亿斤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去年,团场农业技术人员对品种选择、播种密度、施肥量等进行全程指导,严格把控质量关。在多项创新技术加持下,我家的玉米单产达1250公斤。”四师七十一团六连职工刘霖满怀信心地表示,今年玉米单产还会更高。

“今年,团场落实粮食种植面积9.35万亩,目前任务指标已全部分解到连到户。团场农技人员推行包连指导技术,确保每块耕地都有人种且种得好。”七十一团党委书记、政委史化鹏介绍道。

保障实现粮食丰收目标,须“稳”字当头,而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是要迈好的第一步。农情调度显示,与上年相比,兵团今年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

看着返青后的小麦绿意盎然,一师二团三连职工张培福心情格外舒畅。“今年我家使用的小麦种子是‘阿农冬6号’,是兵团农业农村局推介发布的主导品种,这个品种高产稳产还抗病。”张培福说,“要实现小麦玉米连作、种出‘吨粮田’,选好优良品种是关键。”作为兵团粮食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团场,二团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

今年,兵团粮食生产按照“稳面积、优结构、提单产”的总体目标,分类施策、综合发力,集成推广一批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全面挖掘单产潜力,尽量降低不利天气和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确保粮食单产实现稳步提升。

三师五十三团田野上,在机耕手熟练的操控下,巨大的犁铧深入土壤将板结的土地翻松,被翻开的泥土像黑色的波浪荡漾开去,新鲜的土腥味弥漫在空气中。

“现在种粮食,还能申请耕地地力保护国家补贴,大家种粮的积极性都很高。”该团三连职工居曼·买买提笑着告诉记者。

“目前,我们积极组织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申报审核工作,保障种粮户享有政策福利、吃下‘定心丸’。”五十三团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高级农艺师肖芳秀介绍,今年,团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7万亩以上。

重质量、增效益,积极打造国家优质棉基地

兵团棉花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高效的生产模式。近年来,兵团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动棉花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引导次宜棉区和风险棉区退出棉花生产,从而提升了棉花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保障棉花供给质量和效益,提升棉花产能是首要任务。春耕备耕,农机先行。去冬今春,由新疆天诚农机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精量播种机陆续下线,驶进各垦区广袤田野,在北斗卫星导航的精确助力下,沿着既定线路均匀地播下一粒粒种子。

“智能精量播种机每小时能完成20亩棉田播种任务,播行端直、播深一致,还能一次性完成铺膜、铺滴灌带、覆土等多项工作,让我们省心又省力。”二师三〇团九连职工齐伟说。

“滴水要控制水量,滴多滴少都会影响产量”“使用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又快又好还省钱”……3月28日,在六师芳草湖农场十五连,20多名棉花种植户热烈地讨论着,主题是如何将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相融合,确保棉花优质高产。

“原来种100亩棉花,常年要用两三个人;现在种1000亩棉花,也就用两三个人。”芳草湖农场党委副书记、场长潘平告诉记者。

通过优化种植区域布局和推广机采棉技术,兵团不仅保持了棉花总产稳定,还实现了棉花质量的持续提升,生产集约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24年,兵团皮棉单产达174.1公斤,实现总产205万吨,占全国的33.2%。

“只有从源头抓好优质棉生产,才能让植棉户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八师一四四团七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唐斌说,通过学习了解到,去年以来,兵团辖区全面开展棉花质量追溯,进一步推动棉花产业提质增效,棉花质量6项主要指标中,兵团有5项指标领先全国。

育龙头、创品牌,加快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

发展全产业链、全方位农牧业产业,对于兵团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兵团自然环境优越,孕育出许多特色鲜明的农牧产品,无论是香甜多汁的鲜食水果,还是肉质鲜美的牛羊肉产品,都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

“咔嚓、咔嚓”……果树修剪声在一师十三团十四连果园里响起,职工群众手持电动剪刀忙着修剪枝条,随着剪刀上下开合,原本杂乱的树形呈现出崭新面貌。

“你看,这果树修剪后多有‘精神’!把多余枝杈和老枝条剪掉,枣树才能充分吸收营养,进而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十四连职工、阿拉尔市红福天果品种植合作社社员张中江告诉记者。

“今年,一师阿拉尔市多举措提升红枣品质、打造红枣品牌,推动形成红枣产业集群,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种植户增收致富。”一师阿拉尔市农业农村局农管科科长何进说。

近年来,兵团深入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巩固和提升红枣、葡萄、苹果、核桃等大宗林果产品优势,全力推进规模化优质高效果园建设,推动干鲜果品生产向优势主产区集中,不断提升林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3月29日,在新疆天润北亭牧业有限公司万头规模化奶牛示范牧场,成群的奶牛惬意地踱步,享受着充足的日照、天然的草料、纯净的水源。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一条从牧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天润乳业拥有2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奶牛养殖规模达6.5万头;原料奶合格率达100%,乳制品年产能达45万吨,在新疆市场占有率达40%,成为目前全疆规模最大的乳品企业。

“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紧密相关,必须以最严的标准严守品质红线,让广大消费者吃得放心。”天润乳业牧业事业部副总经理魏勇表示,今年,公司将持续加强奶源质量管理,精心打造从生态牧草到营养乳品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将“强壮中国人”的责任牢牢地扛在肩上。

春回大地,山川调色,生机勃勃的田野孕育着新的希望。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