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盐碱滩上鱼虾欢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4-04 09:11:19 作者: 编辑:冀翔 责任编辑:许灏

沙漠里能“长”出啥——

盐碱滩上鱼虾欢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常丫丫、徐敏

“唰!唰!……”4月2日,在一师十四团陇达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基地里,合作社理事长彭仁凯俯身清理着养殖桶内的淤泥。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这位西北汉子黝黑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再有10天,虾苗就能下水了。搁以前谁能想到,在这离海最远的沙窝窝里,还能养出海虾呢!”

一师阿拉尔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都需引用塔里木河水对土地进行压碱,长期压碱形成的盐碱水年复一年汇聚起来,形成了4300亩的盐碱水域。

如何将如此规模的盐碱水利用起来?

近年来,对口支援一师阿拉尔市的浙江省派出科技特派员团队,针对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水质条件,就利用盐碱水发展养殖业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借助援疆力量,十四团积极与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通过运用“海水生物陆地养殖技术”,将盐碱水调制成“类海水”,破解了盐碱水养殖的关键技术难题,探索出了一条盐碱水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2023年,彭仁凯牵头成立了陇达水产养殖合作社,并在援疆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尝试应用盐碱水养殖技术,通过重新调配盐碱水、改善供排水控温系统,成功养殖出南美白对虾70余吨。

尝到甜头的彭仁凯并未止步,一有空就往沿海地区跑。在广东省水产种苗繁育基地,他蹲在池边紧盯着工人学习如何调节水温;在海南省水产养殖基地,他跟着技术员学习如何科学投喂……学习期满后,踏上归程的彭仁凯行李箱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技术资料。

2024年5月,为了丰富养殖种类,彭仁凯又尝试引入了1万尾石斑鱼鱼苗。经过5个月的科学养殖,活蹦乱跳的石斑鱼一出塘,便被客商抢购一空。

目前,十四团水产养殖企业及合作社有6家,实现了水产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该团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人员曹静洁透露,团场今年预计养殖南美白对虾600万尾、罗非鱼5000余尾、青蟹30万只、海鲈鱼25万尾,水产养殖将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