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追记六师新湖监狱“熊猫警察”康旭德:热血铸警魂 大爱映丹心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4-06 09:09:13 作者: 编辑:草娃 责任编辑:许灏

热血铸警魂 大爱映丹心

——追记六师新湖监狱“熊猫警察”康旭德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敏、张雪凝

“我们还等着他回到工作岗位呢!”

“我们还准备给康警官献血!”

“一个月前我去医院看望康警官时,他还教了我怎么用手机软件找工作,还约定好找到工作要告诉他。”

……

一个个遗憾,萦绕在大家心中。

3月18日,在六师五家渠殡仪馆康旭德追悼会上,他生前的亲朋好友和同事们来了,“949献血联盟”的志愿者们来了……追悼大厅内挤满了人,大家只为送康旭德最后一程。

康旭德是六师新湖监狱的一名警察,因血型是稀有的Rh阴性血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熊猫警察”。一年前,在他第18次常规献血时,采血仪突然发出异常提示,随后,他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在与病魔抗争一年后,3月16日凌晨3时40分,康旭德的生命定格在了45岁。

17次挽袖,用热血诠释大爱

2001年,22岁的康旭德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中,被医务人员告知,需要进行血液复查并暂缓献血。

“为什么别人能献血,我却不可以?”康旭德急切地询问道。“你是罕见的A型Rh阴性血型,在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医生叮嘱说,由于这类血型的病人和献血者都很稀少,难以建立常备库存,通常只在病人有需要时招募献血志愿者。

得知此事后,康旭德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毅然加入了“新疆熊猫血一族”QQ群,随时做好准备帮助有需要的人。

2012年3月21日凌晨,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农民沙星汗的女儿小芮,因出现新生儿溶血病,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时,急需大量A型Rh阴性血液。彼时,康旭德2岁的女儿因高烧正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看到求助信息后,他安顿好妻子和孩子,立即赶到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

清晨5时许,康旭德献出的400毫升血液被紧急送往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小芮得救了。

出院后,沙星汗辗转多方联系到康旭德:“你是孩子的救命恩人,以后你就是她的‘康爸爸’!”

2014年8月,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两名“熊猫血”孕妇即将生产,急需帮助。正在休假的康旭德瞒着家人赶往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献血,两名产妇得以转危为安。2016年8月,康旭德在上海探亲时,了解到一则求助信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名患者因车祸截肢,急需A型Rh阴性血液。他立即搭乘高铁,赶往苏州市中心血站……

24年间,他17次主动挽起袖子,累计献出了6000毫升血液。

因事迹突出,2016年,康旭德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高墙“园丁”,用心点亮希望

2006年12月,康旭德光荣地成为兵团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的一员。

“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能挽救一个家庭,守护一方平安。”这是康旭德的初心使命。

服刑人员买某入狱时,对服刑改造存在严重的抵触情绪。康旭德察觉到买某的异常后,详细翻阅了他的卷宗,多次耐心与他谈心谈话,经过坚持不懈的帮助和付出,最终解开了买某的心结。

今年2月,已经重新走上社会的买某得知康警官患病的消息,多方打听联系到住院的康旭德。

“当时你总教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今天我把自己种的石榴带来送给你,希望你早日康复。”看着眼前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的康旭德,买某忍不住转过身,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由于路途遥远,石榴已经有些皴皱。听到买某的话,两天未曾进食的康旭德强撑着起床,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完了一整颗石榴。

3月17日,听闻康旭德去世的噩耗,买某再次赶来,送他最后一程。在康旭德遗像前,这位中年汉子深深鞠躬,泣不成声。

“他给每个新入监人员的第一课,都饱含着温情。”新湖监狱政治处主任冯玉涛对此记忆犹新。

在一次个别教育谈话中,康旭德发现一名服刑人员情绪不稳定,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然而苦于心理学知识储备不足,谈话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这成了他心中的一个“疙瘩”。自那以后,康旭德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补上这一课”。

“我们的工作性质非常特殊,进入监区不能携带手机,因此康旭德总是随身带着书本,利用休息时间抓紧学习。”新湖监狱生活卫生大队教导员尤国庆回忆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康旭德成功考取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自此,康旭德更加用心地去感化一个个服刑人员,多次被新湖监狱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心理矫治能手”。

未了的心愿,精神永驻人间

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康旭德有深深的无力感。

治疗过程中,骨髓配型异常艰难。在中华骨髓库20多万人中,低分辨匹配者几近于无,最终只能确定采用女儿的“半相合”干细胞。

然而,在术后的第3个月,复查结果显示病情复发,必须进行二次移植。

“治疗费用至少还需要60万元。”主治医生的话让康旭德心情有些沉重,前期治疗花费的60余万元,已经是亲朋好友东拼西凑来的。

“康旭德同志是我们的好战友,我们等着他归队。”兵团监狱管理局的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动员大家捐款,短短38个小时,便筹集到捐款51万元。

当兵团监狱管理局领导将这一笔捐款送到康旭德面前时,戴着氧气罩的他把脸深深埋进被单里。一向乐观的妻子范红萍也不禁哽咽:“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们真的不想给组织添麻烦……”

带着家人和同事的殷切期盼,康旭德积极配合治疗。手术和并发症,让这个原本身形魁梧的西北汉子体重骤降30公斤,化疗药物摧毁了曾经健硕的身躯,却动摇不了他刻在骨子里的警魂。

“我想回去补照一张警服照。”病床上的康旭德曾经几次对妻子念叨,再顺便拍一张“全家福”。

“等你好一些了,我们就去拍。”范红萍回应道。

谁曾想,这竟成了康旭德未了的心愿。“上一次拍全家福,还是小儿子出生那年。一转眼,儿子都已经8岁了。”范红萍喃喃自语道。

45年人生历程,19载从警生涯,康旭德用一腔热血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他的热血流进了陌生人的血管,他的爱心照亮了高墙内的归途,正如那颗皴皱的石榴——籽籽相抱,粒粒同心,凝聚着人间的大爱与温暖。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