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兵地融合发展的动力
成开玄、孟祥娟
兵地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做好兵团工作,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兵团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出来,全面推进兵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干部人才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深度嵌入、优势互补,为建设美丽新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改革是推动兵地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兵团自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屯垦戍边使命,在维护边疆安全、巩固西北边防、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巨大历史贡献。兵地相互支持、融合发展,兵团主动融入和服务新疆大局,在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文化引领、兵地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着积极探索,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兵地各族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强调“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赋予了新时代兵团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也对进一步加强兵地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兵团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亲思想,全面推进兵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干部人才等方面的融合发展。
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兵团必须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形成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的长效机制,丰富和完善党政军企合一体制内涵及实现形式,充分释放兵团的独特优势,推动兵地融合向更高层次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过去,兵团依靠特殊管理体制,为屯垦戍边和建设新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推动兵团更好履职尽责、兵地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新疆和兵团,为兵团深化改革指引航向、擘画蓝图。党中央对兵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提出一系列部署要求,兵团深化改革迈入关键阶段。兵团将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全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兵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近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兵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履行职责使命的能力不断增强,兵地融合发展得到全面加强,兵地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实践表明,兵团体制机制的完善不仅强化了其履职能力,也为推动兵地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兵团深化改革的实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维稳戍边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正是在这种理论逻辑下,兵团改革才能不断推进,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优化治理结构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以更大魄力、更实举措促进兵地大融合、大发展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时代背景下,兵团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牢记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制约兵地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兵地融合向纵深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提供强大动力。
健全和转变“政”的职能,释放体制优势和发展活力。健全和转变“政”的职能是深化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以企业为主的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中的功能。这种职能转变不仅有助于提升兵团的治理效率,更能推动兵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法治化、科学化的体制设计,逐步实现“放管服”改革的深化,营造更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让兵地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自主权。
建立健全兵地融合协作机制,促进协调发展。兵地融合发展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协作机制。要推动兵团与自治区以及地州各级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规划实施、资源配置等方面协调统一,形成政策协同、规划统一、标准一致、实施有力的融合发展格局,避免资源浪费和同质化竞争,实现资源最有效利用和优势互补。完善兵地融合工作机制,加强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交流和生态保护的全面对接。具体而言,要推动税收政策协调、资源分配优化,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深度嵌入式发展。要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推动干部人才交流和技术共享,打破区域壁垒,形成兵地“同频共振”的发展局面。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兵团应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推动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通过完善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和重点产业链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质效提升。在产业布局上,要坚持兵地一盘棋,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围绕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快建设兵团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动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要健全党政军警兵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完善法治化、常态化维稳体制,构建更加高效的社会治理模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完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增进新疆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在推进文化润疆和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作用,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思想和文化支撑。
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改革方向正确。要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确保兵团上下在改革中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要健全改革落实的工作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兵地经济社会各领域全方位深度嵌入;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坚持把兵团深化改革作为加强兵地融合的动力,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兵团能够破解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兵团体制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增强治理能力。在推动兵地融合发展中,兵团改革既要服务于新疆工作总目标,又要在国家全局中彰显战略价值。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充分发挥兵团在兵地融合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以更大魄力、更实举措促进兵地大融合、大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治区党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