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流动的GDP”
陈立民
如今,“演唱会门票太难抢”成为身边朋友热议的话题。一场演唱会能为城市带来什么?大到交通食宿、旅游观光,小到实体店铺、个体摊贩,演唱会的红利可以延伸至一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除了有形的“经济账”,还有无形的“文化账”。内容优质的演出通过社交媒体的放大,能够为一座城市带来可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这种显著的“溢出效应”和“长尾效应”,使得演出经济被视为“流动的GDP”。
演出经济,远不止于演出本身。对城市来说,演唱会是一张盛大的“邀请函”,其号召力和含金量几何,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打分”中。纵观当下的国内演出市场,一些地方缺乏长期主义的耐心,只想“赚快钱”,盲目烧钱争抢头部明星,却忽略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服务存在明显短板,大大影响了观演体验。“流动的GDP”固然令人艳羡,但若没有与之匹配的承载力,今日的繁华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当下,演出经济仍在高歌猛进,有关方面的审批能否既科学又高效,城市能否应对巨大客流带来的压力与考验,文创设计能否更好地体现城市特色与品位,有关管理和服务能否跟上等问题均值得深思。对城市而言,只有以匠心和诚意将一场演出的链条拉长为一个个可体验、可传播、可增值的场景,那些随演出流动而来的GDP,才能落地生根,生长出持久的文旅生态,做到余音绕梁、曲终人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