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事”当“头等事”
王鸿滨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和扩大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对于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党员干部要坚守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把“民生事”当“头等事”,不断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坚守人民立场,迈开脚摸清民意。党员干部要善用调查研究传家宝,带着满腔热情,走进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现群众的实际困难,从“牢骚话”中听出急难愁盼、从“话外音”中找准实质诉求,切实了解人民群众所想所需。要甘当求知若渴的“小学生”,多到百姓身边唠家常、取真经,在听民情、闻民声、问民需中找到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真招实策。党员干部要落实好“四下基层”的各项要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眼睛发现问题,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将政策制定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把民生工作做实做细。
厚植人民情怀,解难题惠民生。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以“钉钉子”精神,直面难点痛点问题,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始终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安危冷暖”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养老托育、就业增收、教育医疗等民生关切。要坚持利民的事马上就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办就办好,一步一个脚印把“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人民至上,赢口碑聚民心。党员干部要以人民群众的口碑为镜,经常照一照、想一想,找准差距在哪,努力方向在哪。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思想和行动上“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拿出“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万难也要做到”的干劲,对群众满意的工作,要总结经验,不断做实做好;对群众不满意的工作,要及时纠正,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以实干赢得人民群众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