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桂:“要赚钱,先把人做好”
朱丹丹、林国强
7时的塔里木河畔,晨曦初露,寒意未消。“哗啦”一声,一师七团敏馨超市三分店的卷帘门被拉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张玉桂动作利落地将两筐沾着晨露的韭菜搬进店内,叮嘱店员:“这是六连大棚刚割下来的,可得趁鲜上架呀。”“好的,桂姐。”店员回应着。话音未落,张玉桂已弯腰和店员一同整理起货架。
3月12日,张玉桂整理超市货架。林国强 朱志升 摄
这位被员工亲切唤作“桂姐”的张玉桂,可不简单,她是在一师阿拉尔市缔造商业传奇、身家千万的女老板。遥想当年,她从七团的一家小超市起步,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懈拼搏,一步一步将事业版图拓展开来。如今,当年的小超市已变成小型商业综合体。旗下的6家连锁店分布在七团、十二团、十六团以及阿拉尔市区,每年提供90多个就业岗位,在当地颇具人气。
除了员工,连锁店周边的年轻人也爱唤她“桂姐”。大家折服于她所取得的商业成就,被她随和亲切的气质所吸引。无论面对长辈还是晚辈,她总是笑意盈盈,待人接物真诚又热忱,举手投足间尽显善意。正因如此,她收获的不仅是大家的信任,更是那发自内心的敬重。
然而,张玉桂的成功,绝非一帆风顺,背后满是摸爬滚打的艰辛,历经了数不清的坎坷。
寒夜启程:
从负债到破茧成蝶的创业路
时光回溯至2006年,张玉桂背井离乡,从河南来到新疆,投靠当时正在七团经营商店的舅舅。初来乍到,她满怀热情,投身创业的浪潮中,开了一家早餐店。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烹饪技术,开业不到两个月,早餐店便因经营不善关门了。
祸不单行。那时,张玉桂的舅妈突然生病,无力照看商店。一番权衡后,舅舅把商店转给了张玉桂。这本是个新转机,却不想让张玉桂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开早餐店赔光了她辛苦积攒的3万元积蓄,如今接手舅舅的商店,不仅要独自经营,还得偿还此前的货款和租金,沉重的压力如山般压来,可她根本没有退路,一家人索性住进店里,日夜守着这份营生。
那年冬天,夜深人静,四周万籁俱寂时,张玉桂在半梦半醒间,听到“蹦、蹦”的脆响,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清晨起来一看,原来是店里太冷,把鸡蛋冻裂了。即便生活如此艰难,可她的心中对未来依然满怀希望,从未有过一丝退缩的念头。
2008年年初,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迎来了转折。张玉桂的店铺因拆迁需要另寻新址,经过一番奔波,她在七团农贸市场旁租下了一间面积达360平方米的店铺。新的店面宽敞了许多,创业难度也随之提升了。
起初,店里的生意十分冷清,每日营业额不过四五百元,一年7万元的房租似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她毫不退缩,咬着牙,一步一个脚印,用心经营着店铺。
那时,为了节省开支,全家人的生活起居都在店里,他们就住在楼梯下狭小逼仄的隔间里,虽然空间有限,但一家人相互扶持,很温馨。
刚开店时,繁杂事务纷至沓来,仅整理货物并将相关数据录入电脑这一项,就难住了文化水平不高的张玉桂夫妇。坐在陌生的电脑前,两个人常常一筹莫展。幸运的是,13岁的小表弟成了他们的救星。在表弟耐心细致地指导下,他们像蹒跚学步的孩童,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慢慢学习,逐渐掌握了电脑操作相关技能。
3月28日,在一师十四团农特产品展销会现场,张玉桂(左一)了解蓝莓品质。张玉桂 提供
在张玉桂夫妇的不懈努力下,店铺顺利起步,可新的难题又接踵而至。那时,资金匮乏犹如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横在眼前,他们连基本的进货钱都拿不出来。就在张玉桂愁眉不展之际,一位善良的供货商出现了。那位供货商主动询问她面临的困境,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刚结算到手的资金慷慨借给她。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让张玉桂铭记至今。
到了2009年,房租陡然大幅上涨,原本就盈利不多的店铺,瞬间被阴霾笼罩,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这一年,张玉桂苦苦支撑,一年下来颗粒无收。2010年,一场更大的危机如暴风雨般袭来,房东突然决定卖掉店铺。
当时,店内货物堆积如山,短时间内搬迁谈何容易。经过深思熟虑,张玉桂毅然决定买下这个倾注了自己无数心血的店铺。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亲戚求助,舅舅的儿子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借给她55万元,帮她解了燃眉之急,支付了店铺首付。
紧接着,张玉桂咬咬牙,通过贷款将店铺盘了下来。张玉桂感慨地说,那些日子虽然艰辛,但她和家人始终怀揣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朝着美好生活奋力迈进。
温情商道:
用“笨办法”打造暖心购物场所
“买贵了,能退;质量有问题,能退;哪怕就是不想要了,照样能退。一句话,只要顾客不满意,咱们二话不说就给退!”张玉桂这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自家超市独特的 “生意经”。
日常经营中,张玉桂所开的超市极为重视服务,只要看到老人进店,店员都会立刻上前,热情地掀起门帘迎接。遇到腿脚不便的老人前来购物,店员会主动送货上门。倘若顾客因各种原因无法出门,只需一个电话,超市便会及时将货物送过去。
凭借实惠亲民的价格、贴心周到的服务以及保障无忧的售后,张玉桂的超市生意日益兴隆。
回想起创业之路,张玉桂心中可谓五味杂陈。从当初四处奔走借钱、艰难经营第一家店,到如今坐拥六家店铺,一路走来,满是艰辛与汗水。在这段逐梦旅程中,她倾注了全部精力与心血,每天早上八时准时开门,直至晚上十二时才打烊,寒来暑往,全年无休。
2019年7月,十二团敏馨超市二分店开业;2020年10月,七团敏馨超市三分店开业;2022年1月,十六团敏馨超市四分店开业;2024年1月与6月,敏馨超市五分店和六分店在阿拉尔市开业。随着一家家分店相继开业,张玉桂的超市规模不断扩大。
4月11日,一师阿拉尔市“冰峰姐妹”巾帼创业就业促进行动启动仪式举行。图为张玉桂(中)领取示范项目牌匾。张玉桂 提供
张玉桂的创业路上,幸得舅妈时常提醒。舅妈常对她说:“做生意,根基是做人,为人处世切莫总盘算着占便宜,要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这番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张玉桂前行的道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玉桂将这份真诚融入店铺经营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2009年的一个冬夜,时针指向十一时,窗外大雪纷飞,张玉桂正准备结束一天的忙碌,关上店门。就在这时,一位来自七团十四连的顾客匆匆走进店里,他身上落满了雪花,嘴里哈出的白气瞬间在冷空气中消散。
张玉桂赶忙迎上前,轻声问道:“这么晚了,天下着大雪,要买些啥?”那位顾客笑着说:“给孩子买点儿零食,你这里物美价廉,一想买东西就直接过来了。”听着顾客的这番话,张玉桂心头猛地一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觉得自己平日里的用心经营能得到顾客的认可,再多辛苦都是值得的。
如今,张玉桂那看似有些“笨”的经营方式,正逐步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事实证明,正是对品质的执着坚守,让她的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4年元宵节前夕,在七团六连的韭菜大棚内,张玉桂弯着腰,目光专注地查看菜叶的纹理。这般严谨细致的模样,令种植户汤孝君感叹:“桂姐采购韭菜的时候,比专业质检员还要严格。”多年来,敏馨超市始终坚持地头直采的模式,从源头确保蔬菜品质,为消费者稳稳守住“菜篮子”的安全。
2022年开始,6家敏馨超市与周边团场农户每年共签订250吨蔬菜直采订单。“今年,我们还将爆款赠品、满减、折扣等活动引入超市,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也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张玉桂满怀信心地说。
大爱无疆:
从货架到田埂的责任接力
走进七团敏馨超市三分店,只见门口贴着“今日特惠”和招工启事。店内,理货员康乳乳正熟练地摆放商品,她是这儿的老员工,提及张玉桂,眼中满是敬意。
“超市就算再忙,桂姐也会让我们轮流休息。要是家里碰上难事,跟桂姐一说,她立刻就帮忙,一点都不含糊。跟着桂姐干活,心里特别踏实。”康乳乳说。
张玉桂主动将员工每天的工时缩短2小时,薪资却分毫未减。每逢中秋、春节等节日,她更是会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亲自送到每位店员家中。
这些举措看似做了“赔本买卖”,实则不然。在日常点滴中,张玉桂用真诚的关爱与贴心的照顾,营造温馨的工作氛围,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从而自发地为超市的发展全力以赴工作。
这份弥漫在货架间的温情,如涟漪一般,逐渐扩散到了更广阔的天地。2006年,初到新疆的张玉桂,便开始照顾孤寡老人国荣芬。此后的日子里,张玉桂宛如老人的亲人,每日按时为老人送饭,老人一旦生病,她便赶忙送药,悉心照料。
曾经被陌生人温暖的瞬间,让张玉桂深知困境中伸手相助的分量,她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想过放弃照顾老人。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她的。”寒来暑往,近二十载岁月匆匆而过,张玉桂的善举从未间断,始终如一守在老人身旁。
对国荣芬来说,张玉桂这个非亲非故的“闺女”早已成为她生命的依靠;而对张玉桂而言,照顾老人的每一天,都是对“吃亏是福”理念的践行,是对脚下这片给予她机遇土地的感恩与回报。
2021年,张玉桂得知七团六连职工范小安手脚不便,便带着米面登门看望。自此,范小安家的餐桌上,从未断过新鲜鸡蛋,孩子的书包里也时常出现新文具。在七团和十六团,张玉桂结了范小安等9户帮扶对子。每逢节日,张玉桂都会上门看望慰问,还常常打电话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
近二十载岁月沉淀,张玉桂形成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当被问到成功秘诀时,这位仅有初中学历的女企业家,将目光投向墙上那张泛黄的经营许可证,认真地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帮衬,我有了如今的家业。一路走来,我觉得要赚钱,先把人做好。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是件很幸福的事。”
如今,张玉桂计划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期望敏馨超市售出的每样蔬菜,都能带着种植户的名字走上消费者的餐桌。
夜色笼罩下,超市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张玉桂坐在桌前,梳理着新的工作计划:引进社区团购系统、开设残疾人就业专岗、对接更多高校助学金项目……电脑屏幕的微光,映照着她眼角的细纹,也照亮了墙上的中国地图。从河南一个小村庄到阿拉尔市,这个跨越千里的圆梦故事,还在继续,未来还将续写更多的温暖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