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师六十二团:瓜果四季香 职工日子甜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5-08 09:54:49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许灏

四师六十二团持续推动林果业高效发展——

瓜果四季香 职工日子甜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李惠、通讯员温永洁

4月24日,微风掠过六十二团的万亩果园,枝头的绿叶正酝酿着新一年的甜香。在该团一连职工夏雨轩的葡萄地里,他正仔细查看着葡萄藤蔓的长势。

“去年这亩妮娜皇后卖了8万元,这我以前想都不敢想。”夏雨轩笑着说,阳光透过绿叶洒在他的脸上,这个3年前回到团场务农的退役士兵,依靠葡萄种植实现了自己的增收致富梦。

近年来,四师六十二团以林果业为画笔,在3.2万亩土地上勾勒出“四季有果、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从标准化栽培的“甜蜜事业”,到大棚里的“时间魔法”,再到“果香+旅游”的跨界探索,这个边境团场用产业升级的“组合拳”,交出了一份产值5.43亿元的亮眼答卷。

拓宽思路 探索致富新路子

“现在连队16个大棚种植的草莓销售很旺,采摘游客络绎不绝。”4月23日,在六十二团七连草莓大棚里,该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王红伟指着棚里红彤彤的草莓介绍说,“每个棚1亩地左右,纯收入可以突破5万元。”

据王红伟介绍,七连林果种植面积达4500亩。这些年,连队积极发展“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打开了职工新思路。

为让“换思路”变“换真金”,六十二团党委研究制定《六十二团林果标准化栽培奖补方案》,设立优质林果种植奖励金100万元,大力发展“厂”字型鲜食葡萄、苹果主干结果、设施农业反季节果品为主的林果产业。

在四师六十二团景曦农业试验园,工人们在采摘苹果(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惠 通讯员 刘彦龙 摄

在党建“引擎”驱动下,六十二团织密“党支部+合作社+连队集体经济+种植户”的产业网络,13家林果合作社如雨后春笋,通过构建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线上渠道,推动林果产品电商化转型,并积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截至目前,注册“萄小记”“鑫柒联”果品商标2个,成立电商中心2个,设计果品包装10余种,销售果品850吨、农家蜂蜜产品4吨,实现销售额390万元。

在六十二团,特色果品种植层出不穷。为了引进种植效益高的新品种,去年初,六十二团八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高旺带着连队“两委”组成的“取经团”奔赴山西、云南等地考察,在对比10余种果树生长周期后,果断引进车厘子、玉露香梨等“明星品种”。

“云南可以种车厘子,咱这大棚为啥不行?”高旺说,事实证明,是可行的。如今,10座玉露香梨大棚里,拇指粗的枝条已挂满幼果;2座车厘子大棚内,花团锦簇、枝繁叶茂。

截至目前,六十二团探索种植新品种玉露香梨大棚10座、车厘子大棚2座、冰激凌西瓜大棚2座,成活率达100%。

统筹推进 交出振兴新答卷

“今年,师市设施农业扩容增量,新建投产设施大棚13座,盘活闲置大棚54座,冬季运行设施大棚总量达1583座,设施果蔬产量同比增长32.2%……”前不久,在四师可克达拉市2025年春季农业生产暨植树造林现场会上得到的信息,再次坚定了六十二团党委推进“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据六十二团农发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六十二团实现生产总值13.99亿元,其中,设施林果实现产值530万元,56座果蔬大棚,棚均收入9万元。

近年来,六十二团聚焦林果产业发展,不断在技术保障、改良优化、创新模式上下功夫,使林果业成为团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技术保障上,六十二团党委甄选农技特聘员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助职工群众解决生产技术、信贷资金、市场销售、品牌打造等各类问题,实现一连一名农业专业人才全覆盖。同时,召开现场会18次,开展田间课堂47次,组织培训20余期,培训人次达680人,通过现场示范、实地讲解,有效提升职工群众种植水平,促进林果业品质化、规模化发展。

品种改良与设施升级双轮驱动,为六十二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该团针对林果品种不优、技术不新等问题,以资金奖补机制为助力,对老旧果园改造、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资金奖励,大力推广苹果主干结果栽培技术、“厂”字型葡萄高标准园建设,推广种植葡萄新优品种妮娜皇后、深红无籽等7种1200余亩,不断实现果品更新升级。

在四师六十二团一连居民李红燕家的小院里,李红燕(右)和丈夫为游客采摘葡萄(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惠 通讯员 刘彦龙 摄

六十二团投入48万元对棚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利用棚室创新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整合现有资源、深挖特色优势,积极带动种植户瞄准市场时令果蔬销售供给“空档”期,依靠温室大棚巧打种植“时间差”,创新多茬种植和立体栽培模式,种植各类时令及反季果蔬。

截至目前,六十二团有果蔬大棚56座、规模达3.7万平方米,种植草莓、脐橙、圣女果、羊角蜜等新优果品10种,每年采收果蔬180吨。

从无公害认证到品牌建设,从田间到云端,六十二团林果电商销售额突破390万元,让边境团场果园与全国市场无缝对接。

融合探索 增添发展新动能

5月1日,在六十二团景曦观光园里,蜂飞花艳,景色迷人,来自成都的游客刘玲举着自拍杆穿梭在花海中,感慨道:“没想到在祖国西陲还能体验‘采菊东篱下’的意境。”她刚在七连采摘完草莓,现在又欣赏了花海的美景,还预订了晚上丝路夜市美食。

近年来,六十二团依托辖区紧邻霍尔果斯口岸的区位优势,按照“一连一品”“一连一特色”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培育打造连队生活休闲区、屯垦戍边红色旅游、果蔬采摘体验等“农业+旅游”新业态。目前,已打造采摘园5处、农业观光园1个、垂钓点2处。产业融合发展的密码,藏在每个细节里。

在一家葡萄酒庄的地下酒窖,酿酒师阿依古丽正在橡木桶旁记录发酵数据。“每颗葡萄都有身份证。”她轻抚酒标上的溯源码说道。

通过“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六十二团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中葡尼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梦诗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带动全团3300亩酿酒葡萄种植,实现产值1860万元,每户果农增收超2万元。而在林下养殖区,500亩果园里,3000羽生态鸡实现“禽果共生”,禽粪经堆沤发酵还田,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

夜幕降临,丝路商业街的灯光次第亮起。烧烤摊主艾合买提翻动着滋滋冒油的烤肉,身旁放着刚从采摘园运来的果蔬拼盘。“有的游客爱用草莓蘸孜然,绿菜卷烤肉吃。”他笑称这是“最甜蜜的混搭”。

从“一亩园十亩田”的智慧突围,到“三产融合”的华丽转身,六十二团用十年光阴将林果产业打造成了年产值5.43亿元的“黄金链条”。

采访手记

走进紧邻霍尔果斯口岸的四师六十二团,空气中弥漫着苹果花香,似乎在诉说着这里蓬勃发展的故事。采访过程中,我被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热情和干劲所感染,他们通过产业升级,实现了致富梦想。

在六十二团,种植户们热情地分享着这些年的变化。过去,传统的种植方式产量不高,果品少,水果品质也参差不齐。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主干结果、“厂”字型技术的应用,机械埋藤、滴灌设备等更新升级,果园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不仅提升了水果的质量、产量,还节省了果园管理成本,越来越多的职工通过发展林果产业走上增收致富路。

产业升级的组合拳还体现在多方面。为解决果品的保鲜和销售难题,团场大力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引进先进的冷藏保鲜设备及技术,实现了果品错峰销售,让好水果卖上了好价钱。同时,团场引导各连队对特色果园进行科学规划,构造果园景观,举办旅游节、赏花节、采摘节等活动,形成了“林果+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每到水果成熟季,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采摘的乐趣,也为团场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通过一系列举措,六十二团交出了一份产值5.43亿元的亮眼成绩单。看着果农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深刻感受到,这份成绩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生活质量的提升。六十二团以产业升级为笔,以汗水和智慧为墨,在这片土地上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画卷。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