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锚定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 | 光伏板下的“空间折叠术”

来源:兵团日报-团炬时间:2025-05-20 21:43:37 作者: 编辑:王祉珺 责任编辑:许灏

锚定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 | 光伏板下的“空间折叠术”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军权 张美玲 于婷 当代兵团杂志社记者 刘学尧 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通讯员 冯俊

5月18日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划破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天际线,朝阳下,一师十团200兆瓦光伏发电基地里的一块块光伏板熠熠生辉。

略微倾斜的太阳能光伏板正捕捉着阳光,生产绿色电能,板下也同样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立体画卷:芹菜叶尖晨露悬垂,珍珠鸡在立体栽培架间穿梭觅食,光伏鱼塘里鱼儿不时露出头来,激起圈圈涟漪……

图为一师十团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基地现场。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婷 摄

这里用神奇的“空间折叠术”颠覆了人们对光伏基地的固有认知。南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新疆国恒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萌向记者介绍,传统集中式光伏电站占用土地面积大,单纯靠发电,难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收益双平衡。对此,公司于2024年8月构建起“光伏+种植+养殖”生态循环体系,使用柔性光伏板搭建板下种植区。

“与传统光伏建设相比,柔性光伏板离地面更高,基桩使用数量更少,可腾出一定的土地空间,用于发展蔬果种植、家禽养殖等项目。”新疆国恒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物资部副部长左飞飞说。

置身其中,记者发现,柔性光伏板35%的精准透光率可以让作物有效避开强光,耐阴的韭菜等蔬菜在这里长势喜人,产量较露天种植增长40%;位于光伏板中空区域的“空中菜园”暗藏玄机,芹菜根系可直接吸收源自光伏鱼塘的富氧水,种植的芹菜45天即可采收,亩产量达1.5万公斤,较传统土培种植提升3倍;板下饲养的鸡、鸭、鹅等禽类产生的粪便,则有效改良了土壤,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循环圈。

“水培尾液经三级净化后,通过智能滴灌系统直达板下农田,形成‘鱼塘供水—水培利用—尾液灌溉’的生态闭环,使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5%,再加上光伏板能减少30%的田间蒸发量,每年每亩地较传统模式节水200立方米以上。”张萌告诉记者。

“在这里,每一块高效运转的光伏板,都在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兵团智慧。”站在光伏大棚内,张萌给记者描绘着一幅更加宏大的蓝图,“我们将继续探索‘光伏+文旅’‘光伏+生态治理’新模式,为兵团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