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红火 烟火气升腾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雷蕾 通讯员李玉清、徐玥
编者按
华灯初上时,琳琅满目的商品、香气扑鼻的美食……各式各样的摊位有序开张,升腾起夜经济的浓浓烟火气。
连日来,兵团各师市打造“食购游娱”一体化的夜间消费圈,不仅满足了职工群众的消费需求,也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期“有话大家说”,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
居民:烟火气暖人心
5月20日,随着夜幕降临,六师五家渠市祥源夜市灯光璀璨,美食香气四溢、叫卖声不绝于耳,吸引了不少市民光顾。
刚结束工作的市民刘建平与3位同事径直走向夜市的小龙虾摊位,这是他们本月第四次相约“下班局”。
“白天对着电脑连轴转,晚上吃一口麻辣小龙虾,整个人都放松了。”刘建平熟练地剥开虾壳,杯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祥源夜市占地5000平方米,20余家餐饮摊位在21时后迎来客流高峰。夜市通过设置专门活动区域,为市民打造常态化休闲娱乐空间,不仅有歌舞表演和露天电影,还有特色文化活动。
另一个摊位边,市民李彩霞一边举着手机录制民族舞表演,一边吃着刚购买的小吃,她说:“有了夜市,下班多了一个去处,在这看看表演吃点小吃,这种放松比刷手机治愈多了。”
而在五家渠市贝鸟语城小区门口的临时摊位点,一辆三轮车前围满了顾客。“这菜新鲜,下次还来这买。”“老板,西红柿咋卖的?”……此起彼伏的询问声里,摊主忙着为顾客装菜、称重。
最近,贝鸟语城小区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开放了临时摊位,夜市就开在小区门口,吸引了许多居民下班后在这享受悠闲时光。
灯火通明的夜市里,描绘着城市夜经济的生动图景。当繁星升起,属于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在袅袅炊烟中渐渐展现。
摊贩:增收路更宽广
5月18日,在七师胡杨河市天北经开区丽枫夜市,来自一三一团九连的职工王慧娜经营着一个饰品摊。五彩斑斓的耳环、项链、手链摆满了摊位,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以前下班后时间比较空闲,现在到夜市摆摊,能利用业余时间增加收入。”王慧娜笑着说,“夜市人来人往,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能有300多元的收入。”
为了让自己的饰品更具特色,王慧娜经常通过网络学习最新的饰品搭配潮流,精心挑选进货款式。如今,她的摊位在丽枫夜市小有名气,许多顾客成了回头客。
而在一三〇团的展望里步行街,六连职工李巧红和爱人共同经营的炸串小吃摊生意十分火爆。喷香的炸串,搭配特制酱料,引得食客纷纷驻足购买。
李巧红介绍道:“我从去年开始在这里摆摊,一开始担心生意不好,但随着步行街的人气越来越旺,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为了保证食材新鲜,李巧红和爱人每天都会早早去市场采购,用心准备每一串炸串。
“现在每月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生活也更有奔头了。”李巧红对未来充满信心。
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积极培育夜经济,打造了多个夜间消费集聚区,吸引了许多像王慧娜和李巧红一样的职工参与其中。夜市不仅丰富了居民的夜生活,也为职工群众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新引擎。
相关单位:满足多元需求
5月20日晚,夜幕降临,五师双河市星光夜市热闹非凡,汽车、电动车、自行车在路边排得满满当当。烤肉师傅手持长钳,在滋滋作响的烤架前娴熟穿梭,将鲜嫩的食材翻转、撒料,动作一气呵成。旁边的烧烤炉子也没闲着,时不时有人扯着嗓子喊:“老板,加个辣子!”
夜市桌上摆满了红柳烤肉、烤茄子和冰啤酒。几个工人师傅穿着工装,一边撸串一边碰杯;带孩子的年轻夫妻,忙着给小孩擦嘴角的油;还有几个年轻人,挤在角落自拍……
星光夜市位于双河市博河东路一号小区A区南门西侧,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这里配备了两个室内餐饮区,一个室外餐饮区,外加4个能容纳6至8人用餐的特色帐篷,经营面积近1000平方米。宽敞舒适的就餐空间为食客们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
据星光夜市负责人范佳慧介绍,夜市可同时容纳300余人就餐,经营品类丰富多样,涵盖各类烧烤、海鲜及大盘鸡等60余种特色菜品,还贴心地提供早餐服务,全方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师市持续开展提振消费活动,对我们夜市的支持力度非常大,现在每天都有百余名食客光顾。”范佳慧言语间满是欣喜,“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引导周边商户入驻,共同打造‘食购游娱’一体化的夜间消费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