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产量占全国三成以上!兵团皮棉单产连续30年全国居首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兰玲玲、郑娅莉、赵优、马燕
6月下旬,兵团棉花进入初花期,看着棉田里淡黄、紫红色的花竞相开放,五师八十一团职工赵文涛喜不自禁:“应用栽培新模式后,虽然亩保苗株数比前些年减少了4000株,但苗情更好,蕾多、蕾壮,今年单产会更高!”
近年来,通过实施棉花稳量提质行动,五师双河市棉花产量实现连年增长,2024年70.9万亩棉花平均亩产达479公斤。
依托气候、光照等资源优势,兵团积极研发应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在科技赋能、政策保障和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下,棉花生产呈现量的增长和质的跃升。记者从兵团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4年,兵团皮棉单产达174.1公斤,首次迈入170公斤大关,创历史新高,单产水平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植棉面积占全国的27%,棉花总产量占比达33%,主要质量指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
“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兵团用科技之笔书写了棉花优质高产奇迹,推动新疆棉花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兵团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兵团棉花“一枝独秀”,背后是植棉技术的更新迭代。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兵团从战略和全局出发,高度重视植棉技术创新,先后实现以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机械采收、干播湿出技术为标志的多次科技飞跃,首创我国棉花“矮密早”技术体系,加快推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普遍运用,助力兵团棉花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引领新疆棉花种植模式全面革新。
持续巩固放大棉花生产优势,兵团深入实施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联合育种攻关,当前自育品种覆盖度接近八成,棉花种子发芽率高于国标;引导次宜棉区退减棉花种植,将棉花生产向73个优势团场集中;支持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高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形成棉花生产质量效益提升、全产业链快速发展、种植户稳步增收的良好态势。
“科技让种棉更高效、收入更稳定。”种了20多年棉花的六师共青团农场五连职工袁家强说。随着兵团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棉花产业新发展格局,职工群众多种棉、种好棉的热情更高、底气更足、信心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