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深入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破解居家照护难题
2800张床位让老年人“养老不离家”
乌鲁木齐讯(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美惠子)轻触按钮,护理床背部缓缓升起,81岁的一师二团十六连退休职工万学青熟练地将床体调整为半卧位,伸手取过床头柜上的指尖血氧仪,实时检测自己的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这张免费安装在家里的护理床,让我的日常生活方便多了。”万学青感慨道。
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今年以来,兵团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高品质、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推动“养老”变“享老”。
长久以来,对于一些居家养老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来说,在家虽有儿女陪伴,却少了专业照护,翻身、吃饭、洗浴等“小事”成为一家人的“难事”。对此,兵团以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按照“一人一案”原则,对符合条件的老人居家环境关键部位或区域进行适老化、智能化改造,并根据老年人个体居家生活环境和护理需求,为其配备助行、助餐、助穿、如厕、助浴、感知类等老年用品,同时提供延伸至团场连队(社区)的个性化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兵团在各师市已建成投用2800张家庭养老床位,有效支撑起了“养老不离家”养老模式,万学青就是这一行动实施后的众多受益者之一。
在兵团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实施进程中,各师市结合实际,分类施策。三师图木舒克市聚焦经济困难失能老人的刚性需求,建立“一户一账”适老化改造台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给予每户失能老人家庭最高5000元的改造补贴和每人3000元的照护补贴,支持开展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健康管理等18类服务;八师石河子市持续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改革试点,鼓励养老机构承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并创新实施“适老化改造入户优化居住环境,智能化设备入户实现24小时安全监护,专业化服务入户提供助洁、助浴等照护支持”的“三入户”失能照护模式。
与此同时,兵团还持续完善配套支持措施,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技能培训,提升家庭照护能力;积极联动社区、家政及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多元主体,开展助餐、助医等“六助”服务,构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兵团已建成181个老年助餐服务点,惠及老人6.3万人。
“我们将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持续优化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让‘老有所安’愿景更加可感可及。”兵团民政局老龄工作(养老服务)处处长陈广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