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边城故事丨葵花籽“变身”记

来源:兵团日报-团炬时间:2025-07-03 08:36:50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许灏

边城故事丨葵花籽“变身”记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美惠子、李雅南

清晨9时的阿拉山口口岸,货车引擎的轰鸣声渐次响起,满载哈萨克斯坦葵花籽的车队如游龙般驶入国门,车轮卷起的尘土在阳光下浮沉。这些泛着金黄光泽的籽粒完成通关查验后,便被迅速运往70公里外的双河市利红商贸有限公司。

榨油车间里,机器的轰鸣与浓郁的油香交织在一起。公司负责人翟利红抓起一把新到的葵花籽,用指尖摩挲饱满的籽粒,细细端详外壳的纹路,笑意在眉眼间荡漾开来:“你别看这小小葵花籽不起眼,在国内市场上可是抢手货。”

记者跟随翟利红来到公司产品展示区,只见货架上,葵花籽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产品整齐排列。记者了解到,高峰时,这里每天要向疆外市场发运300吨精品葵仁、160吨精炼食用油和800吨饲料。

回溯几年前,翟利红守着口岸的地理优势,只是做着原料“二传手”的生意。看着一车车葵花籽经口岸进出,她心中充满不甘:“光倒腾原料,啥时候才能做大做强?”

一次,在与一名哈萨克斯坦供货商深谈后,翟利红陡然醒悟——必须留下原料搞加工,延长葵花籽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2019年,翟利红投资3700万元在八十四团建厂。团场派专人全程帮办代办项目落地手续,从厂房选址到设备安装一路跟进,让工厂很快就顺利地建成投产。如今的厂区里,3条剥壳生产线、2条榨油生产线昼夜运转,5座总库容5万吨的仓库巍然矗立,原料进车间、成品入冷库、物流发全国的产业链已然成形。

好政策是“及时雨”。“以前原料周转得好几天,现在清晨卸车,午后就能上榨油生产线。”翟利红感慨道,依托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工厂年加工能力突破万吨,2024年实现产值4202万元。

当夕阳为仓库镀上金边时,装卸工正将一桶桶葵花籽油搬上货车。翟利红望着张贴在厂区的扩建图纸语气坚定地说:“今年打算引进设备提取红花籽亚油酸,让更多进口农产品产生更高的附加值!”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