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质量发展·团场行丨双向奔赴 美美与共
——推动城郊经济融合发展的十二师实践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习腾飞、纪晓贞、哈力扎提·哈力木拉提 当代兵团杂志社记者杨智瑞 胡杨网记者李萍
十二师下辖的一〇四团、西山农牧场、五一农场、三坪农场、头屯河农场如同一串珍珠,紧密镶嵌在乌鲁木齐周边。如何抢抓都市消费升级与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叠加的机遇,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城市与田园在融合中焕发生机活力?近日,记者深入十二师各团场一探究竟。
便捷物流育新机
夏至过后,三坪农场职工张进东种植的22亩白菜喜获丰收,来自乌鲁木齐各大菜场的货车在地头排起了队。每天大约有15吨白菜从这里送往各菜场,丰富着乌鲁木齐居民的菜篮子。
“到采收高峰期,每天能有七八辆车来拉货,亩均收益4500元左右。”张进东说,“我们与乌鲁木齐各菜场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
立足便利的交通网络,十二师各团场不仅畅通了本地民生供应的“微循环”,更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打通了至关重要的国际物流“大动脉”。
6月27日,在位于头屯河农场的山东高速新疆国际物流产业园暨上合示范区新疆分园铁路场站台,一列满载汽车配件的货运列车缓缓驶出,直奔哈萨克斯坦。
作为山东省援疆项目,山东高速新疆国际物流产业园于2024年9月投入运营。这个“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鲁兵多式联运枢纽中心,正通过高效运转的“铁转铁”“铁转公”多式联运模式,让物资流转畅通无阻。
“我们依托3条铁路专用线和海关监管区,与山东高速集团物流网络联动,形成辐射欧亚的物流主通道。”山东高速新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启凡介绍,“未来,这里年货运吞吐量预计在100万吨以上。”
农旅融合聚人气
拇指玉米、冰淇淋西瓜、七彩花生……6月27日,五一农场四连“半亩田”精品采摘园开门迎客,孩子们蹲在田垄间,小心地翻开绿叶,观察作物长势,从枝头亲手采摘下果实,品尝独有的一份甜蜜。
“去年6月采摘园建成运营,当年就实现亩产值过万元目标。我们今年又引进了9个新品种,现在共有66种特色果蔬,深受游客欢迎。”四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刘世存介绍,今年采摘园还推出研学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来自乌鲁木齐及周边县市的游客。
近年来,十二师各团场整合优势资源,打造集民俗体验、田园休闲、文化传承、文体活动于一体的假日消费新场景,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盛夏时节,一〇四团牧二场黑家沟生态都市牧场景区里绿树成荫,远处博格达峰终年积雪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里是乌鲁木齐“南山景区带”距市区最近的都市田园生态牧场,也是一〇四团的新晋“网红”打卡点。
“景区推出休闲观光、生态养殖、文化体验等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还带动了周边居民增收。”牧二场党支部书记、管委会指导员张映东说,景区2024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后,游客接待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0公里外的一〇四团“大话西游万亩桃园”采摘基地则致力于打造“春赏花+夏摘果”的城郊生态旅游模式,通过特色种植、观光采摘、西游文化赋能,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游客在不同季节收获不同体验……
一曲曲农旅融合的“田园新牧歌”在十二师各团场奏响,有效激发了文旅活力。今年上半年,十二师累计接待游客578.14万人次,同比增长14.95%,游客总花费25.58亿元,同比增长13.09%。
丰富业态促消费
6月27日,踏入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设施农业基地的“花年一舍”多肉植物园,600多种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分外喜人。该多肉植物园的种植规模在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名列前茅,年产值超百万元。
几公里外,西山农牧场二连的一片滩涂上,一群梅花鹿在悠闲地觅食。这里是该场打造的逐鹿田园养殖基地,目前有90多只梅花鹿。该基地推出了“梅花鹿认养计划”,吸引不少乌鲁木齐市民前来认养。
“有两种认养方式,一种是买断所有权后寄养在这里,另一种是只承包一只鹿的鹿茸等产出。”该基地负责人羊正说,认养计划推出后很受欢迎,不少认养人经常从乌鲁木齐开车来看“自家的鹿”。
西山农牧场打造的特色业态,是十二师各团场消费新场景“百花齐放”的生动写照。依托汇集66个国家近万种商品的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体验馆,三坪农场催生“周末经济+跨境消费”新业态,率先启用“前店后仓+自定义快速配送”创新模式,节省了配送成本,掀起“全球购”热潮;一〇四团鲸街汇集吃喝游娱购各类消费场所,获批省级休闲旅游街区……各类新业态的涌现,精准对接都市消费升级需求,有效拉动了区域消费增长。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十二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78亿元。
从田间地头的“鲜蔬速达”,到横跨欧亚的“钢铁丝路”;从农旅融合的“田园牧歌”,到层出不穷的“消费新景”,十二师各团场正依托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城市经济圈与区域发展战略,探索出一条“物流枢纽化、农业高值化、业态多元化”的城郊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为都市圈近郊区县推动城乡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十二师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