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的“多彩经济”
董瑞歆
“妈妈,这个桑葚看着好美味啊!”6月18日,博乐市市民陈依带着孩子来到五师八十六团十六连设施农业大棚采摘桑葚,孩子兴奋的呼喊让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听说这里的桑葚熟了,我们离得也不远,就带着孩子过来体验采摘的乐趣。这里的桑葚果粒饱满,我们玩得特别开心,准备摘一些带回去给家人分享。”陈依说。
当下,走进八十六团十六连的设施农业大棚,便会被浓郁的果香“包围”,各类水果已成熟上市,源源不断地丰富着周边居民的“果盘子”。
“今年桑葚长势不错,果粒饱满,果实清甜,主要销往博乐市及周边乡镇的商超、农贸市场。目前,有几个大棚的桑葚已经快卖完了。”八十六团十六连种植户刘环说。
近年来,八十六团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持续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领等多种举措,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鼓励种植户积极引进蔬菜瓜果新品种,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大棚育苗、特色果蔬采摘、农旅观光等,有效提升了设施农业的综合利用率,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目前,该团共有大棚469座,其中设施蔬菜343座,设施果树77座,设施食用菌25座,设施花卉19座,设施养殖5座。多样化的设施农业布局,为团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随着“采摘经济”的兴起,设施大棚正成为亲子互动的天然课堂。在八十九团现代农业产业园,游客们提着竹篮穿梭于草莓垄间,孩子们在认真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
种植户邓书运说:“除了草莓,大棚还种植了黄瓜,现在两三天采摘一次,每次可以采摘一两百公斤,直接对接市场批发销售,销售量可观,加上游客来大棚采摘和购买,收益翻了一番。”
设施农业大棚的“多彩经济”,是五师双河市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五师双河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推动农旅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农业向农旅融合转型,探索出一条“农业强、产业兴、职工富”的新路径,有效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