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兵团篇章丨八师一四三团:“连”成一片 “融”出新景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7-13 07:54:32 作者: 编辑:周鲸毅 责任编辑:许灏

“连”成一片 “融”出新景

——八师一四三团的田园新画卷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

7月9日,沙湾市乌兰乌苏镇居民王玉敏吃过晚饭,约上好友前往1公里外的八师一四三团花园镇广场跳舞。

结束一天的忙碌,兵地各族职工群众在此载歌载舞,不少人因此成了好朋友。等月上树梢,《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音乐响起,王玉敏和大伙舞动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这样的场景,是当地兵地职工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日常写照。

“在这里认识不少团场的朋友,农忙时大家互相帮忙,闲暇时一起跳舞,感情更亲近了!”王玉敏笑着说。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一四三团依托红色阵地、科普馆、产业示范园、文化广场等,结合节庆与农事节点,推动兵地文化设施资源共享、活动联办,以文为媒增进兵地职工群众情感,促进兵地融合发展。今年以来,该团联合沙湾市及周边乡镇举办“桃花节”“草原文化节”,开展“兵地同心庆七一”文艺演出活动,受到兵地职工群众欢迎。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和兵团考察期间,在一四三团花园镇广场上同兵团干部群众亲切交谈时强调,“要深化兵地融合,建设一个美好幸福家园,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兵地干部职工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深入推进兵地交往交流交融,激荡起深度融合发展的澎湃浪潮。

一四三团与沙湾市、玛纳斯县的5个乡镇31个行政村相邻。近年来,该团对12公里的兵地共用乡村道路进行扩建维修,统筹学校、医院、养老院、集贸市场、文化广场等资源设施,让兵地各族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同顶一片天,同饮一河水。一四三团和沙湾市乌兰乌苏镇签订兵地融合发展协议,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推进10个连队与10个行政村结对共建,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强化交流协作,推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乌兰乌苏镇党委书记雷军说:“乌兰乌苏镇和一四三团是‘好邻居’,两地通过加强各领域合作,增进了彼此情感,有力推动了共同发展。”

眼下,乌兰乌苏镇头浮新村的梨瓜种植基地迎来采收季,田间弥漫着清甜果香,一辆辆货车排队驶入,将这份甜蜜运往石河子市等地。

头浮新村村民刘玉萍刚送走一车梨瓜,难掩心头喜悦:“今年开春回暖早,在石河子大学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提前点种,采用兵团先进的滴灌节水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梨瓜平均亩产稳定在2吨左右,地头收购价达到了每公斤6元。”

石河子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与高校与乌兰乌苏镇长期合作,通过宣传惠农政策、推广实用技术、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指导村民抓好农业生产。

近年来,兵地携手构筑市场引领、企业带动、品牌支撑、产销衔接的农业体系,为乌兰乌苏镇成功打造3000亩富硒蔬菜种植基地、1500亩富硒红薯种植基地、5000亩富硒杂粮种植基地,有力推动了村镇农业增产增效。

与此同时,一四三团与沙湾市全力支持“双港”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兵地物流、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石河子市总医院一四三团分院医疗服务队常态化在乌兰乌苏镇开展义诊活动,提供政策宣传、诊疗咨询等服务,仅今年上半年就服务地方居民375人次,为周边乡镇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一四三团还积极与地方加强干部人才交流,为兵地各项事业融合发展奠定干部人才基础。

“融合发展天地宽。近几年,团场产业不断优化升级,职工群众收入持续增加,有13个连队年产值突破亿元。”一四三团党委书记、政委邢文涛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持续深化兵地融合发展,携手打造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