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质量发展·团场行丨机制、技术双加持 玉米制种底气足
胡杨网陈贝贝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林、陈琼、哈力扎提·哈力木拉提 常驻记者苟汇敏 当代兵团杂志社记者邱海强
“今年的苗情比往年还好,叶片宽展、秆子壮实,管护跟上的话,产量保准创新高!”7月2日,九师一六四团六连职工丁利军在自家玉米田里忙碌着,去年他种的玉米亩产1200公斤,亩均收入超5000元,这样的底气离不开多方保障。
九师一六四团制种玉米示范方。
九师白杨市玉米制种专班工作人员李勇表示,当地制种产业能扛住市场波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播种方式革新功不可没。近年来,一六四团将12万亩耕地升级为“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滴灌全覆盖让耕地保水保肥能力提升30%。同时,播种环节引入精准机械化技术,为玉米生长打下坚实基础。
李勇(右一)正在与制种户交流种植心得。
种植户的底气还来自“龙头企业+订单农业+兜底保障+高产提价”机制。企业签订订单时定好保底收购价,2024年玉米价格下跌时也坚守合同;亩产超标部分每公斤额外奖励0.12元。
产业链下游的加工环节同样给力。在九师白杨市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新疆九天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精加工车间里,玉米种经风筛除杂,分装成5至10公斤小包装。“小包装精准满足农户需求,价格比大包装的高,市场反馈好。”该公司项目主管殷发飞说。
新疆九天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精加工车间。
从播种方式革新到加工增值,再到利益联结机制托底,一六四团的制种玉米产业在多重保障下,稳稳抵御市场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