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丨南瓜籽与飞鹅苗的“双向奔赴”

来源:兵团日报-团炬时间:2025-07-25 22:30:14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许灏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丨南瓜籽与飞鹅苗的“双向奔赴”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常驻记者马荣 通讯员刘宏涛

“杨书记,你看看这南瓜品相咋样?”7月22日下午,在塔城地区额敏县玉什喀拉苏镇齐勒布拉克村的贝贝南瓜田里,村党支部书记哈力努尔·吐热阿尔别克指着藤蔓间的小南瓜,说话时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

7月22日,在塔城地区额敏县玉什喀拉苏镇齐勒布拉克村南瓜田里,九师一六八团五连种植能手(左)帮助查看南瓜结果情况。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琼 摄

一六八团五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杨永信义俯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茂密的藤蔓,指尖轻轻碰了碰饱满的瓜身,又捏了捏略显发蔫的叶片,笑着回应道:“从结果数量看,这茬南瓜长得确实不赖!就是最近天气热,得抓紧浇水,而且这阵子蚜虫、白粉病也容易找上门,我让连队的种植能手把防治法子再给大家说一说。”

说话间,一同前来的一六八团五连种植能手蹲在田埂边,从手机里找出南瓜病虫害防治的对比图片,就着一幅幅图片向逐渐围拢过来的村民们支招。

齐勒布拉克村居住着100余户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居民,以养殖牛羊、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日子虽过得安稳却盼着能再多些“新奔头”。去年盛夏的一天,哈力努尔·吐热阿尔别克路过一六八团五连时,被地里连片的南瓜所吸引——饱满的南瓜如同一盏盏小巧的黄色灯笼,点缀在层层叠叠的藤蔓绿叶间。她当即走进地里,拉住正在查看南瓜长势的杨永信义问道:“这南瓜啥品种?一亩地能挣多少钱?销路稳不稳?”

从品种特性到管理技术,从亩产效益到市场渠道,哈力努尔·吐热阿尔别克详细了解后,对杨永信义说:“我们村的地跟你们五连就隔着一条田埂,你们把南瓜种得这么好,我们也想试一试。”

当即,两人在田埂上约定:来年,由五连帮助齐勒布拉克村种出一块南瓜“样板田”。

今年5月初,冰雪刚化完,杨永信义便带着连队“两委”成员和价值5000元的优质南瓜种子以及播种机械如约来到村里,指点村民们种下15亩的南瓜试验田,还将播种行距、施肥比例等技术要点,一笔一画写下来,整理成了“明白纸”。

“不光送种子,从下种到采收,技术指导一步不落。收了瓜,咱还帮着对接订单,就是要让村民们靠着这‘金疙瘩’多挣钱。”杨永信义说。

样板田的南瓜长势喜人,齐勒布拉克村的“回礼”也送到了五连:前不久,哈力努尔·吐热阿尔别克带着村干部,把50只飞鹅苗送到了五连残疾居民魏桂花的家里。

作为“中国飞鹅之乡”,额敏县养殖飞鹅历史悠久,齐勒布拉克村村民养的飞鹅不仅抗病性强,出栏也快。

“饲料配比、疫病防治,我们手把手教;养大了,销路也不用愁,保准能给魏大姐添份收入!”哈力努尔·吐热阿尔别克笑着说。

魏桂花摸着毛茸茸的鹅苗,眼眶禁不住湿润起来:“鹅苗有人送,技术有人教,我家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南瓜籽与飞鹅苗的“双向奔赴”,是这两个“近邻”多年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五连与齐勒布拉克村相隔仅1公里,田埂相连、道路相通,这些年,乘着连村结对共建的春风,两地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一起清淤河道,让两岸庄稼喝上了“放心水”;联手筹料建桥,让牧民转场再也不用蹚水过河;中秋节一起团圆吃月饼、古尔邦节共煮一锅手抓肉,春节同办一台村晚……点点滴滴中,藏着兵地职工群众之间的真情。

夕阳西斜,南瓜田里的技术指导还在继续,杨永信义望着藤蔓间一个个饱满的南瓜,又看了看身边认真聆听讲解的各族乡亲,轻声说:“就像这南瓜,得深深扎根土壤才能结出好果实,民族团结也是这样,得在田埂间、心坎上扎下根,才能长出团结共富的‘参天树’。”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