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的拿手菜
编者按
人间烟火气,最暖凡人心。
美食,是人间烟火里最温暖的“注解”,也是平凡日子里最动人的“仪式感”。一餐一饭,藏着家的味道;一汤一菜,承载着爱的记忆。那些在厨房里反复“琢磨”的拿手菜,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纽带。无论是祖传做法的红烧肉,还是自创改良的美味抓饭;无论是色香味俱全的宫保鸡丁,还是麻辣鲜香的大盘鸡,都承载着“故事和心意”,值得被记录和分享。让我们用美食串联记忆,用味道传递温情,在氤氲烟火中,感受质朴且珍贵的幸福。
美味可口的甜香鲫鱼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郭晓维
7月20日,郭晓维展示甜香鲫鱼。申玲 摄
我是五师融媒体中心记者,家住五师双河市二号小区。作为一名美食爱好者,我的烹饪技艺得到了家人的认可。
下班回家的路上,路边有个卖鱼的摊贩,几条巴掌大小的鲫鱼在水盆里游来游去,我脑海中浮现出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甜香鲫鱼的温馨画面。
已经好久没吃甜香鲫鱼了,恰逢周末,正好做一顿开开胃口。
甜香鲫鱼,是我家人给这道菜起的名字,除了酸菜鱼、红烧鱼块,甜香鲫鱼也是我经常吃的一道菜。
其实,在和孩子他爸结婚前,我不爱吃鲫鱼,因为刺太多,只喝汤不吃肉。结婚后,我丈夫喜欢做鲫鱼。于是,我跟着他开始吃红烧鲫鱼。
这道甜香鲫鱼出现在我家,最早是在2008年。
那年,我在家坐月子,几乎所有肉都被做成了汤,以至于每到饭点,看到汤水就犯愁。直到有一天,孩子他爸兴冲冲地回到家,开始处理买回来的鲫鱼,说是跟着一位江苏籍的大姐学会了一种新的鲫鱼做法。没想到,用新方法做的鲫鱼端上餐桌,让正在休养的我多吃了一碗饭。从此,我们将其命名为甜香鲫鱼,我很快就掌握了它的做法。
烹饪时,先将处理好的鲫鱼煎至两面金黄,趁油温高时倒入黄酒,再加入少量温水,放入姜丝炖煮。待鱼汤微微泛白,先加糖后加盐调味,最后撒上香菜即可出锅。上桌前,再以葱花点缀,闻上去香气扑鼻。
烹制时加入黄酒去腥,加白糖则能激发鲫鱼的清甜。稍长时间的文火煎制,能让鱼骨变得酥脆,鱼肉和鱼骨蘸上鱼汤后,入口油香肉甜,清香鲜美的口感,与红烧的浓烈截然不同。
厨房里的烟火,三餐里的美味,让日子如流水般奔流向前。在餐桌旁,当年那个被我抱在怀里的婴儿,如今已长成17岁的少年,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甜香鲫鱼。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大快朵颐,笑容满面,这就是我们的“鱼”悦生活。
勾人食欲的大盘鸡
周婷婷
7月24日,周婷婷在厨房准备做大盘鸡的食材。蒲子璇 摄
我是六师五家渠市青湖路街道滨河大院小区居民。
暑假期间,好友姜老师自河南来,说是要来看我。我思量着做些什么菜招待她。忽然想起她曾说过,最想吃我做的大盘鸡。于是,我准备用这道菜招待她。
大清早,我驱车来到十二师三坪农场的桃园,听说这里养殖的鸡肉质细嫩、风味鲜美。晨露未晞的桃园里,鸡群正在啄食。我挑了一只毛色油亮的公鸡,老板麻利地帮我宰杀、煺毛、清理内脏,处理干净。
回家后,我将鸡剁成块状,再把土豆削皮切块,泡在水中以免发黑;将青辣椒、红辣椒切段,备齐葱姜蒜,取了些干辣椒和花椒粒,这些都是制作大盘鸡必不可少的配料。
准备工作做好后,锅中倒入清油,烧至五成热,下入白糖。糖粒在油中渐渐融化,颜色由白转黄,又由黄色变成褐色,锅中开始冒出细密的气泡。我将鸡块倒入锅中,顿时油花四溅。不断翻炒后,鸡肉的颜色由粉红逐渐变白,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随后,我加入葱姜蒜、花椒粒、干辣椒爆香,倒入料酒,酒香混着肉香扑面而来。我往锅中加水,使其没过鸡肉,再放入土豆块,切了几块好友爱吃的胡萝卜,盖上锅盖一起炖煮。
接近午时,我正准备往锅里下皮带面,听见了敲门声,打开门,将好友迎进屋。她站在厨房门口说:“好香!我想吃大盘鸡好久了。”
“快好了。”我说,“你先坐着吃些水果。”
不一会,大盘鸡熟了。我把皮带面均匀地盛在盘里,将鸡肉覆盖在它的上面,汤汁红亮,鸡肉酥烂,土豆绵软,皮带面吸饱了汤汁,色泽油亮诱人。
姜老师夹起一块鸡肉送入口中,咀嚼几下,开心地说:“你做的大盘鸡太好吃了。”随后,她夹了一根皮带面,细细咀嚼。“皮带面才是大盘鸡的灵魂。”她兴奋地说。看着她吃得津津有味,我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
酱香四溢的红烧肉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陈明珠
7月23日,陈明珠展示做好的红烧肉。刘阳 摄
我居住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团晟花园小区。
7月19日一大早,我就来到图木舒克市中心农贸市场,因为要做红烧肉,所以得赶早去挑一块肥瘦相间、纹理分明的五花肉。摊主下刀时,我特意叮嘱:“一定要带点肥肉,做熟了吃着才香。”
回家后,我把买回来的五花肉浸泡在冷水中2个小时,去除血沫,再把肉切成两指宽的方块,倒入锅中焯水,放姜片,加一勺料酒。随后,我用漏勺在水面轻轻划圈,把油星和浮沫撇干净。这是妈妈传授我做红烧肉的“秘方”。
接下来就是炒糖色,这一步考验我的耐心。我把火调小,冰糖在油中缓缓融化,由透明的晶体逐渐变为浅黄色糖浆,最终化作琥珀色的糖液。把肉块倒入锅后,我紧握锅铲,缓缓翻动,确保每块肉都均匀裹上糖液。这一步不能急躁,火过大易导致糖液发苦,火过小则难以上色,需控制好火候。
此时,厨房里充满浓郁的香气。我站在灶台前,把老抽沿着锅边缓缓加入锅中,深褐色的酱汁在锅里欢腾作响,紧接着加入一些生抽。我取适量黄酒,将其倒进锅里,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再将拍扁的姜块和掰碎的八角放入锅中,撒上几颗提前泡软的山楂果,因为山楂果可以解腻。之后,我往锅里加热水,待水位没过肉块时,调至文火。
厨房渐渐安静下来,能听见锅中汤汁发出的咕嘟声。文火慢炖一小时后,我把炖得酥烂的肉块盛入盘中,再在上面撒上芝麻。盛一碗米饭,把汤汁浇在上面,每粒米都裹满油亮的酱汁。我夹起肉块,一口咬下去,先是肉皮的弹,再是脂肪的润,最后是瘦肉的香,美妙的滋味在舌尖上层层化开。
粒粒飘香的抓饭
古力米拉·亚力坤
7月23日,古力米拉·亚力坤盛抓饭。张海茜 摄
我是十一师融媒体中心记者,家住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世界冠郡小区。
我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从小闻着抓饭的香味长大。记得小时候,巴扎上的抓饭摊子旁支着一口大铁锅,维吾尔族大叔抡着铁锨似的铲子翻搅着抓饭。我们一群孩子蹲在旁边,眼巴巴地等着吃锅底那层焦黄的锅巴,特别香。
朋友今天来家里做客,我打算做一锅家常版的抓饭招待她。做抓饭时,我选用肥瘦相间的羊腿肉,将肉切成核桃大小的块状。此外,做抓饭必须得用黄色胡萝卜,而红色胡萝卜则是用来调色的。洋葱要切大块,否则下锅一炒就化了。米得提前泡上,我每次都用东北产的长粒香米,因为它吸足了油也不会煳在锅底。
锅烧得冒烟后,多放油,然后把切好的羊肉放进锅里,待炒至焦黄色,羊油煸出来了,这时候放洋葱。
做抓饭最重要的是掌握焖饭的火候。我把泡好的米均匀地铺在羊肉上,表面要平整,再沿着锅边慢慢加入开水。我习惯在米上用筷子戳几个洞,便于蒸汽跑上来。小火焖30分钟左右,抓饭的香味飘满了屋里。开盖前,我屏住呼吸,猛地掀开锅盖——嚯!油亮亮的米饭上冒着泡泡,羊肉炖得脱了骨。
“对,就是这个味儿!肯定很好吃!”朋友一进厨房门就喊开了。闻到香味,朋友迫不及待,拿起勺子就要盛饭。我赶紧拦住她:“别急,得翻一下!”我小心翼翼地用铁勺翻动着锅里的抓饭,金黄色的米、酱红色的肉、橙黄色的萝卜拌在一起,锅底还藏着焦香的锅巴,撒一把产自吐鲁番的葡萄干,再配道凉菜,吃起来美得很!
我们围坐在一起,喝着奶茶,吃着抓饭和凉菜。朋友吃得津津有味,高兴地说:“太香了!比巴扎上卖的抓饭还攒劲!”我笑着没说话,心里甜甜的。
酸甜微辣的宫保鸡丁
韩元丽口述 杨铁军整理
7月23日,韩元丽展示精心烹制的宫保鸡丁。 杨铁军 摄
我是二师三十七团四连职工,也是3个孩子的妈妈。生活中,我喜欢烹饪,能做100多道家常菜。
7月22日,我准备了食材,打算做孩子们最爱吃的宫保鸡丁。这是一道有名的川菜,以鲜香、微辣、略带甜味而闻名。
中午,我到自家小院里抓了一只土鸡,摘了几根黄瓜,挖了几根大葱,找了一包炒熟的花生米,走进了厨房。
做这道菜,需要5步。我不慌不忙,哼着小曲儿,掂起勺来。
第1步,腌制肉丁。我用菜刀片了0.3公斤鸡胸肉,将其切成1厘米左右的肉丁。把肉去水,放入花雕酒、少许生抽,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的鸡蛋清和清油,腌制15分钟。
第2步,调配料。我采用的是“1234”法,在碗中加入1勺淀粉、2勺酱油、3勺醋、4勺糖,然后加水稀释淀粉,调成了“宫保汁”。
第3步,切葱姜蒜和干辣椒。按“蒜1姜2葱3”的量,把姜切成片、葱段切碎,再把干辣椒切成段。
第4步,备辅料。把黄瓜切成丁,给炒熟的花生米去皮。
第5步,起锅开火。我先把锅烧热,倒入清油。等油烧热后,再放入花椒粒。这时,我把火加大,将腌好的鸡丁倒入锅内,快速翻炒。然后加入少量辣椒面,用以提香增色。经过5次拌炒,凌空翻锅,几分钟后,鸡肉的香味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我瞅准时机,把备好的“宫保汁”倒入锅内,撒上葱姜蒜,再倒入黄瓜丁、花生米,随后出锅。
接下来,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宫保鸡丁,被我端上了餐桌。
这道菜的特点是:酸甜微辣,十分爽口,花生米的香脆与鸡肉的嫩滑相得益彰,很下饭。看着自己的“作品”,我有点沾沾自喜。
此刻,恰逢饭点,孩子们坐在饭桌前,早已按捺不住,一个个张大嘴巴,拿起了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