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亩园”到“全国单” “网红”书记带火连队果
胡杨网唐媛媛、郭雪伟 通讯员黄红
走进四师六十一团七连,平坦宽阔的马路与干净整洁的民宿相映成趣,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职工群众谈及当下的幸福生活,总会不约而同地提起被称作“网红”书记的七连党支部书记——王伟胜。
“一亩园”变“聚宝盆” 林果铺就致富路
四师六十一团七连种植的油蟠桃挂满枝头。
“家人们看过来,刚摘的油蟠桃咬一口汁水四溢,甜到心坎里……”初见王伟胜,他正在职工刘杰的果园直播带货,热情推介连队特色果品,直播间互动热烈。直播带货已成为这位“90后”书记的日常。
看着不断弹出的订单,刘杰笑意盈盈。几年前,他从没想过种果树能致富。“一亩园抵十亩田,比种小麦、玉米强多了,6到10月能收多种水果,变化看得见摸得着。”作为首批种植户,刘杰自2011年种起果园,如今已有苹果、桃子、李子等多个品种。
四师六十一团七连职工刘杰在果园里检查油桃的成熟度。
这份“果园致富”的共识,源于六十一团对林果业的深耕细作。作为“中国树上干杏之乡”,林果业是当地支柱产业。近年来,团场依托7万余亩种植基地,重点打造树上干杏、苹果、西梅等优质示范基地,持续拓宽职工增收路。
一根网线连市场 果香“飞”向全国
王伟胜与职工在果园里直播带货。
产出好果后,如何提质卖好价?2023年,王伟胜试着用短视频、直播拓销路。三脚架加手机,身后是挂满枝头的鲜果,便是他的直播“家当”。每天他准时开播,展示水果、解答网友疑问,言语里满是对连队水果的自信与热爱。
“以前靠合作社线下卖,做电商后收入明显涨了。”王伟胜说,连队推行“企业+团场+连队+种植户”模式,让职工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因收购价高于市场价,大家收入增了,种果树的劲头更足了。
工人们认真筛选不同等级的水果。
连队还探索“直播+助农”模式,教职工直播技能,已培育7名本土“新农主播”,让更多六十一团水果“飞”向全国。
“目前,七连林果有6大类200多个品种,直播为销售打下了基础。”王伟胜表示,下一步将优化种植结构、推广新技术,推动特色林果业向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夯实职工增收的产业根基。
四师六十一团七连林果业种植航拍图。
如今在兵团团场,“红色主播”“助农主播”成了热词。基层干部化身“直播达人”,用小屏幕打开大市场,借“流量”搭建农特产品与文化传播新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