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夏方长换新光丨竞速争先,兵团“新光”闪耀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兰玲玲
炎炎夏季,奋斗者挥洒汗水,大地万物繁盛。
广袤农田里,冬小麦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不断刷新纪录,丰收兵团舒展精彩画卷;高温“烤”验下,重大项目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新动能不断集聚;绿水青山间,乡村振兴造就美丽家园,城乡融合焕发蓬勃生机……
从冬去春来,到夏日繁花,兵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进度条”已悄然过半。时光流转间,一串串坚实脚印踏出逐梦奋进新征程,一张张亮丽成绩单彰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担当新作为。
“三新”发力,迎来粮食增产新“丰”景
7月以来,兵团冬小麦自南向北大规模收割。沃野田畴里,一台台收割机满载而归,带来丰收的喜讯。
日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等院所的专家对二师二十九团冬小麦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实收验收。结果显示,该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728.8公斤,创二师铁门关市历史新高。
“技术新、品种好,二十九团冬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指标均高于上年!”二师铁门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王映山说,冬小麦平均亩产创纪录,缘于新品种、新技术、新农人“三新”融合发力。
选用新品种,二十九团种植的“新冬60号”冬小麦是针对南疆气候特点选育的优良品种,早熟、高产、抗病抗虫抗寒优势明显;推广新技术,采用缩行增株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新型装备,应用主茎成穗等种植管理新技术,小麦播种、田管质量大幅提高;培育新农人,建立团场现代农业产学研融合示范基地,把“室内讲”变成“田间看”,助力职工选品种、强技术、换装备,迎来又一个小麦丰收年。
“麦浪翻云涨碧空”的场景,同样出现在一师阿拉尔市。
今年,一师一团六连职工颜映清种植的冬小麦颗粒归仓,平均亩产接近620公斤,是近年产量最高的一年。他高高兴兴地把小麦交到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金银川加工厂。
“今年小麦产量高、质量好,兑现款全部到位,交粮后两个工作日内就打到职工账户上了。”塔河种业公司金银川加工厂厂长房旭斌最近忙得脚不沾地。
斜阳余晖轻洒,麦香沁人心脾,长期奔波在一师阿拉尔市麦田中的水肥、农机、栽培专家终于能休息一下了。
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处处长段震宇说,今年在专家们帮助指导下,一师阿拉尔市冬小麦亩均收获穗数增加近万穗,一师七团冬小麦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811.49公斤。
得益于兵团优化推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举措,四师可克达拉市、七师胡杨河市、十四师昆玉市等师市冬小麦平均亩产稳步提升,扛稳小麦丰收“大旗”。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志敏表示,兵团小麦穗粒数、穗粒重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沃野田畴,粮棉丰茂。今年兵团继续整建制推进粮、棉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遴选推广主导品种,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耦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科技特派员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新品种、新技术、新农人“三新”发力,推动农业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加快突破,集聚工业发展新动能
盛夏,热浪翻滚,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现场却比骄阳更火热。
填补空白!
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石河子市金成线缆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00万米电线电缆项目施工人员已全部到岗,工程车辆穿梭不息,机器轰鸣声与钢筋碰撞声交织成奋斗乐章。
“今年4月动工,当前已完成建设进度的三分之一,计划10月投产。”石河子市金成线缆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浩铭说,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八师石河子市电线电缆产业空白,助力师市、兵团延伸铝基新材料产业链。
实现零的突破!
日前,石河子市鼎盛易嘉物流有限公司收到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颁发的TIR持证人证书,标志着兵团首家具备自有车辆开展TIR跨境运输业务的国际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诞生。按照国际道路运输联盟规定,持有TIR证书的运输企业可享受跨境运输“一站式”通关便利,实现“门到门”运输。取得国际物流界“高级护照”,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目前,该公司首批11辆中置轴货运列车已在八师石河子市落地。
在产业发展新赛道上,谁优势明显,就能抢先一步,把握更大主动权。今年,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产业能源“双线”绿色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41个,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目前,兵团项目建设、工业生产进入“黄金期”,各师市加强要素保障,积极提供项目全周期服务,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用心做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加法”,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持续巩固工业较快增长势头。
在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淖毛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项目建设每天都有新进展,中能绿源、陇疆新能源、新星惠尔等企业的40余个新建、续建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建设热潮扑面而来。
今年,十三师新星市谋划实施总投资4637亿元的“6+12+10”重大产业项目,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左右;加快“智改数转网联”进程,推动新疆大安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5G应用场景,持续释放产能,师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18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如大江之上龙舟竞渡,各师市经济竞渡鼓点声声:一师阿拉尔市加紧筹建兵团玄武岩纤维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打造玄武岩纤维全产业链;七师胡杨河市加快电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错位发展、串珠成链,今年计划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6家、5G工厂2家……
百舸争流中,各师市奋力奔赴同一个目标:集聚新动能,优存量扩增量,在兵团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竞速争先。
优特提质,绽放城乡融合新精彩
在泳池里游玩嬉戏,于篝火旁跳舞露营……日前,位于四师六十二团八连的霍尔果斯野坞青年落日营地人气飙升,15亩生态林地环境宜人,人们在暮色中惬意享受凉爽时光。
“城乡一盘棋,走出繁荣路。”六十二团党委副书记、团长甘元杰说,团场紧邻霍尔果斯市,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带来旺盛人气,团场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产城融合。
发挥优势发展文旅产业,六十二团利用采摘节、民俗体验等特色文旅项目,打造兵地旅游新热点;升级商贸服务业,密切与霍尔果斯市交流合作,引入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集聚人气;强化政策扶持,吸引众多外贸企业落地投资带动就业,助力职工群众投身第三产业。
目前,六十二团已有民宿、酒店宾馆等70余家,采摘暨文化旅游节成为文旅品牌,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60家,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20%左右。
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的一篇大文章。今年以来,兵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在“三农”、文旅、民生等方面补短板锻长板,促进繁华城市与繁荣团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前院采摘园内,瓜果丰美笑语声声,后厨炉火正旺,烤肉冒油菜品飘香,餐厅内乐声悠扬,盛装的宾客跳起欢快的舞蹈。
随着盛夏到来,三师四十四团一连“农家乐”进入游客接待高峰期。“农家乐”负责人热汗姑·库尔班说,节假日期间,游客日均可达800多人。
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四十四团发挥地缘优势,围绕城市“融圈发展”,积极打造图木舒克市的“后花园”。
四十四团党委书记、政委贺明君介绍,团场建强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在图木舒克市建设永安佳苑等房产项目,扶持发展18户“农家乐”,打造学院街繁华夜市、金墩社区巴扎等。其中十八连建成“百果园”300亩、“百花园”120亩,荷塘、鱼池、美食广场成为新打卡地,美丽连队变成旅游胜地、欢乐家园。
大街小巷间,一砖一瓦焕新亮相;浓浓烟火气,城市田园相得益彰——
拓展生态廊道、滨河湿地等绿色空间,一师阿拉尔市5个大型公园、17个口袋公园让家园更加宜居;34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100余家专业合作社社员增收,六师五家渠市乡村振兴动能更加强劲;围绕“一团一业、一团一品、一团一景”持续打造“大话西游桃园”、天润丝路云端牧场等田园综合体,十二师城乡融合新景更加迷人……
魅力兵团,夏日缤纷,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散发着蓬勃活力,绽放新精彩,充满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