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花映照下的“兄弟情”
马荣、张竹梅
8月4日,在国家级焊工技能大师杨建立工作室的实训车间里,氩弧焊的焊花闪烁,刘壮壮、曹定坤、张磊三人眼神专注,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场作业。
刘壮壮、曹定坤和张磊从小在八师一四二团长大,12年前,在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第一节焊接课上,3个少年不约而同被焊花吸引,相同志趣下,都选择了焊接专业,并在2012年一同加入中新建电力集团天富能源发电产业焊工队伍,现在3人都成长为中坚力量。
刚刚入职,面对刺眼弧光、灼热高温与防护服上的焦煳味,同批20多名学员中有8人选择了离开,但这3人却始终彼此扶持,将师傅秦景深那句“焊接能养家糊口,更能练就本事”的朴素箴言刻在心头。白天,他们在管道夹缝中递工具、学技能;夜晚,则绑着沙袋苦练稳定性。一本《焊工手册》,被他们翻得卷了边,焊材堆成了小山,手上的茧子磨掉了一层又一层。
学艺之路非坦途。2013年,3人第一次独立承担主厂房暖气系统焊接任务,却因经验不足导致多处泄漏。面对挫败,他们并没有气馁,认真查找问题、分工整改,曹定坤、张磊反复研读《焊接工艺》,刘壮壮则带领大家一遍遍模拟实操。
“设备不会骗人,这份工作,你用心了,就会有成绩。”刘壮壮说。
2015年,国家级焊工技能大师杨建立工作室成立。“先做人后做事,焊接质量是生命线”,杨建立老师的教诲,成了3人的座右铭。
在一次天富城市热网大型管道改造攻坚中,3人主动请缨,在直径1.4米的管廊中连续奋战3个月,每天高强度作业十余个小时。从直管焊接升级到弯头对接,在杨建立老师手把手指导下,他们最终以高标准一次性通过验收,真正接过了师傅的技艺“真传”。
功夫不负有心人,3人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连续斩获奖项。2024年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兵团选拔赛,3人组队参加。刘壮壮精研氩弧焊精准控制,曹定坤攻克异种材料焊接难关,张磊则反复打磨铝管对接工艺,最终,3人包揽兵团选拔赛前三名,在全国赛场勇夺“优秀选手奖”。
如今,3人早已褪去青涩,成了行业公认的技能尖兵。刘壮壮是兵团劳模、高技能人才,曹定坤获评八师石河子市“青年岗位能手”,张磊带出了5名能独立作业的徒弟。在国家级焊工技能大师杨建立工作室,3人负责开设“技术小课堂”,将“炉管塞纸防气孔”“木楔堵水焊接法”等实战经验编成手册,带教的学员中已有3人成为技师,4人晋升高级技工。
“当年师傅们毫无保留教我们,现在该轮到我们了。”曹定坤道出了传承的责任与担当。
当被问及多年来的坚持动力,3人则相视一笑。刘壮壮指向车间墙上的标语:“是多年的情分给我们增添了勇气,是‘技能成才、技能强企、技能报国’的工匠精神给了我们方向。”3位焊工兄弟的故事如同他们亲手熔焊的优质焊缝——紧密相连、坚韧可靠。在兵团电力能源建设的赛道上,他们正以焊枪为笔,以弧光为墨,共同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