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口援疆 | 边疆本土科技人才如何培育?东西部高校开启探索之路

来源:胡杨网时间:2025-08-08 18:18:48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杨波

东西部高校携手探索边疆科技人才培养新路

——石河子大学“北大行”研学活动纪实

胡杨网李萍 通讯员杨盛文、刘振明、刘雯霞

7月24日,在北京大学药学楼,当石河子大学药学院的20名师生从北京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黄卓教授手中接过结业证书时,标志着为期两周的“开拓视野、赋能边疆”暑期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这不仅是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学习交流,更是在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徐善东的亲自指导下,一次从“输血”式援助迈向“造血”式赋能的深度探索,为东西部教育协作如何培育边疆本土科技人才,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从天山到燕园:一次触摸前沿的深度淬炼

“敢于突破传统,沉潜深耕。”在讲堂上,88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礼和以核酸药物的研发历程,为来自天山脚下的学子们点燃了科研的理想之火。研学内容紧密围绕新疆特色,张礼和院士曾殷切嘱托要“突出民族药研究特点”,本次研学正是这一嘱托的践行。在为期两周的研学中,他们所经历的,是一次从知识到能力的全面淬炼。在华为北京展厅和怀柔科学城,他们亲眼见证了人工智能是如何为新药研发注入澎湃动力;在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内,他们在导师的一对一指导下,亲手操作质谱仪、生物影像等以往只能在文献中见到的高端设备。

石河子大学研学团队在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平台实践学习。

石河子大学研学团队在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平台实践学习。

“过去,我们对国家顶尖实验室的认知是抽象的。这次沉浸式学习,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了科技前沿,也看清了自己与顶尖水平的距离和未来努力的方向。”带队教师、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刘雯霞感慨道。从名家引路到实战赋能,从燕园的文化寻根到圆明园前的家国誓言,这次研学将知识学习、科研实践与思想铸魂融为一体,在学子们心中种下了创新的种子。

从“输血”到“造血”:一种教育援疆模式的跨越升级

这次研学,是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24年征程中的一个精彩缩影。自2001年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计划以来,在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唐辉等历任领导的持续推动下,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的支援团队,为石河子大学带来了历史性跨越。

石河子大学研学团队在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平台实践学习。

石河子大学研学团队在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平台实践学习。

2018年,在时任北京大学医学部领导与石河子大学领导共同见证下,双方签订《医药学科支援第二轮协议》,为合作注入新动能。本次研学中,刘雯霞副院长与北京大学赵姗副书记联合设计的“科研平台实训”模块,正是协议精神的落地,将顶尖实验室转化为锤炼边疆学子的实战“战场”。成果显著:临床医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一支由260名博士教师组成的“带不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茁壮成长;两校联合承担国家级课题140余项,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系列“零的突破”。

如果说早期的支援是以资金、项目为主的“输血”,如今,在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徐善东“深化合作内涵,提升育人实效”理念指导下,支援工作已全面转向更深层次的“造血”——两校药学院在长期合作中,已形成“人才贯通培养、学科精准提升、边疆需求导向”的三维一体系统赋能新模式。依托“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已累计输送1539名石大学子赴支援高校深造;而本次研学更将国家顶尖实验室直接转化为锤炼边疆学子的“战场”,并将课堂延伸至九师开展中医药科普,深入红花种植基地调研原料药产业链,通过“实验室-田间社区”三环联动模式,直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根植精神高地:一份着眼未来的育才答卷

师生聆听魏德友的感人事迹。

研学不止于学术与技能。在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焦宁带领师生聆听“七一勋章”获得者戍边60年的感人事迹;石河子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丽现场讲授兵团波澜壮阔的屯垦戍边史,深刻诠释了“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疆”的忠诚与信念。这种精神的洗礼,是教育援疆的深层使命。正如北京大学首位对口支援石大药学院的院长李长龄教授所言:“在边疆播撒创新的火种,培养扎根奉献的人才,就是守护国土、建设边疆最坚实、最长效的形式。”

石河子大学研学结营仪式合影

本次研学是落实两校“十四五”对口支援升级版协议的重要一步。未来,蓝图已经绘就:短期内扩大“科研平台开放计划”,中期共建“民族药创新制剂”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长期目标则是将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打造为立足新疆、辐射中亚的人才培养与药物研发枢纽。

“教育援疆是国家战略,我们要把论文写在边疆大地上,把人才扎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院士的话语掷地有声。从燕园到天山,这场东西部携手育才的接力赛,正在为祖国边疆的繁荣稳定注入生生不息的智慧力量。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