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润万家 河畅景美——四师可克达拉市霍河灌区以水利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厚植民生根基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8-14 08:29:40 作者: 编辑:王祉珺 责任编辑:赵霞

水润万家 河畅景美

——四师可克达拉市霍河灌区以水利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厚植民生根基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李惠 通讯员叶蓉

又是一年丰收时,伊犁垦区瓜果飘香。7月26日,在四师六十一团八连桃园,职工苟万梅捧着刚摘下的蟠桃开心地说:“40余亩桃子长势喜人,多亏灌区及时配水,预计产值能突破20万元。”桃园里,客商们忙着将一箱箱鲜桃装车,阳光下,红艳艳的桃子宛如一个个“金元宝”。

这背后,是四师可克达拉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霍尔果斯河灌区管理服务站(以下简称“霍河灌区”)水利人的日夜坚守。在霍河灌区,水不仅是资源,更是责任。从精准调度到昼夜巡护,从农田灌溉到安全饮水,从防汛抗旱到河湖生态,霍河灌区干部职工以水利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厚植民生根基。

闭环管理筑牢丰收根基

霍河水库引水渠维修后恢复通水(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惠 通讯员 殷勇 摄

“快看!水通了!”7月27日凌晨,当河水奔涌进霍管处二龙口闸门,流入东风干渠、可克达拉干渠,滋润四师六十一团、六十二团、六十三团、六十四团的农田时,霍河灌区党支部书记殷勇蹲在渠首捧起清水,红了眼眶。三天前,这段输水渠因泥沙淤积面临断流,10名党员突击队成员顶着高温,人机配合连续作业20小时,在第四轮灌溉前完成清淤任务。

“今年灌溉用水同比减少30%,我们联合霍尔果斯市周边乡镇建立轮换用水制度,有效降低影响。”殷勇介绍说,截至7月底,灌区在36万余亩实际灌溉面积上,累计灌溉137.86万亩次。

作为中哈界河的霍尔果斯河,是霍河灌区的核心水源,覆盖可克达拉市及四师多个团场,承担农田灌溉、城镇饮水、电站发电等多重职责。近年来,霍河灌区联动水文站、枢纽、龙口、调配组等6个关键站点,构建“水源监测、水量调控、引水分配、用水调度”的完整链条,形成闭环式灌溉管理模式,辅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等工程,推动当地农业实现稳步发展。

今年以来,霍河灌区投入200万元维修灌溉设施项目102个。春季组织2492人次清理杂草2.1万平方米、垃圾淤泥0.29万立方米,整改安全隐患35处;储备10台工程机械及防汛物资,组建6支120余人应急队伍,开展5次防汛演练。

通过“定额供水+轮灌制度”,干支渠利用率达85%,成功保障霍河灌区内36万余亩耕地用水。截至7月底,霍河灌区干渠引水量1.147亿立方米,21座水库累计蓄水量18194.639万立方米,完成水库周转次数3.6次,让“旱能灌”的承诺落地生根。

城乡供水破解饮水难题

在霍河灌区二龙口,工作人员进行机械清淤(摄于7月25日)。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惠 通讯员 殷勇 摄

7月28日,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六十二团七连居民董凯的厨房,他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你尝尝,烧出来一点水垢都没有。”董凯给记者倒了一杯热水,眼里满是满足,“以前喝井水,现在打开龙头就是‘放心水’。”

这份安心,源于可克达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该工程不仅解决了可克达拉市中心城区居民的饮水问题,还辐射至工程沿线的六十一团、六十二团等区域,让近期19.2万人、远期25.53万人喝上洁净水,彻底改写了可克达拉市缺水的历史。

曾几何时,四师部分团场偏远连队“饮水难”突出。为此,师市将饮水安全纳入民生实事,通过“水源置换、管网改造、水质提升”,构建全域安全饮水网络。

2018年,总投资5.2亿元的可克达拉市引水入城工程开工,2020年顺利完工。这条长达91.2公里的引水通道,采用重力流自压管道供水,以全程封闭式双管道输送方式,将霍尔果斯河上游优质水源,源源不断地引入可克达拉市供水厂。

为进一步优化供水布局,满足各区域个性化需求,四师可克达拉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针对不同团场开展专项供水项目建设,霍河灌区负责运营和服务。其中,六十一团于2021年投资9700万元开展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新建一座3000立方米的蓄水池,1200余座各类阀门井,并铺设长达324公里的管道,让1.4万余名居民告别饮水困境。

霍河灌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设施维护,仅2024年度就投入190万元,组织2500余人次,调配40余台次机械,对灌区渠道、龙口、水闸进行全面维修养护,清淤0.38万立方米,整治灌区环境3.6万平方米。炎炎夏日清理山上冲下的杂草和漂浮物,寒冬腊月破冰疏渠,只为保障干支渠四季畅通。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施后,可克达拉市年节约生活用水约50万立方米(相当于300个标准泳池),节约水量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水清岸绿绘就宜居画卷

7月29日傍晚,六十二团金桥社区居民张永奎带着孙子在东风干渠上新建的步道走廊上散步,夕阳下的霍尔果斯河波光粼粼。“以前河两岸有垃圾,现在水清树绿,成了大家散步的好去处。”他的话道出霍尔果斯河的变化。

近年来,霍河灌区以水利设施升级为支点,撬动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在守牢“米袋子”的同时,更以民生为基、责任为要,构建起河流可持续发展的立体格局。

作为保障区域粮食生产的“水脉中枢”,霍河灌区通过干支渠防渗改造、智能闸控系统布设等升级工程,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年节水超3000万立方米,确保36万余亩耕地旱涝保收,为四师可克达拉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提供硬核支撑,更让沿线团场职工从“看天吃饭”变为“知水用灌”,实打实提升种粮收益。

在扛起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霍河灌区将流域治理作为更广维度的社会责任担当。

霍河灌区实施“清淤疏浚+生态护岸”工程,清理渠道淤积物12万立方米,沿岸种植生态缓冲林带80公里;建立“用水定额管理+生态补水机制”,在保障农业用水的前提下,每年向流域湿地补水2600万立方米,维系河湖生态基流,实现“灌溉保障”与“生态涵养”的动态平衡。21座水库实现“一库多用”,春季释放生态流量为下游补水;夏季调蓄削减洪峰;冬季蓄水发电,年发电量8900万千瓦时,解决部分区域用电难题,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助力绿色发展。

“我们将以‘四水四定’为遵循,高标准推进霍河生态水域提质工程,打造融合生态调节与民生服务的灌区景观带,同步深化所辖区域人居环境整治,让‘水清岸绿’的生态福祉惠及职工群众,以水利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厚植民生根基。”四师可克达拉市水利中心党委书记张汉勇说。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