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守光人”的一天:用平凡坚守点亮绿色能源

来源:胡杨网时间:2025-08-14 13:08:01 作者: 编辑:周鲸毅 责任编辑:杨波

“守光人”的一天:用平凡坚守点亮绿色能源

胡杨网唐媛媛、郭雪伟 通讯员雷蕾、白雪

8月12日清晨6点,位于阿拉山口大风口前沿的五师九〇团天边泛起鱼肚白,湖北能源集团双河市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九〇团1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已迎来了第一批“苏醒者”。发电部主控巡检员陈翔明便是其中的一员。他的一天,从戈壁滩上的第一缕晨光开始,也在光伏板与星光的交辉中结束。

湖北能源集团双河市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九〇团1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控制区域航拍图.jpg

湖北能源集团双河市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九〇团1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控制区域航拍图

清晨:戈壁巡检在烈日中“找茬”

“皮肤黝黑,谈起发电工作总能变得健谈起来。”这是“95”后陈翔明给记者留下的印象。陈翔明和电力行业的故事,要从儿时说起。

“小的时候,对电力行业就比较感兴趣。”谈及从事电力行业的初衷,陈翔明回忆道。2014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位于五师双河市的援疆企业新疆楚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从事运营维护工作。9年后,当光伏基地在九〇团建成时,陈翔明成为首批光伏基地工作人员,一干就是3年。

穿戴好安全帽、背起装有红外测温仪的工具包……每日巡线长达14.4公里、检查3万块光伏板、52台汇流箱和4台逆变器,是陈翔明的日常。“光伏电站的‘生命力’依赖阳光,更依赖设备的稳定运行。”走在巡检路上,他说自己的工作就像给基地“把脉”。

发电部主控巡检员陈翔明对基地设备进行巡检.jpg

发电部主控巡检员陈翔明对基地设备进行巡检。

中午时分,地表温度突破30℃,汗水顺着安全帽带往下淌,浸透了工装,陈翔明的脚步却丝毫未放慢。他一次次将手持红外测温仪对准光伏板的接线盒、汇流箱接口,详细记录数据。“每年高温天正是用电高峰,只有不断巡检,才能让每一缕阳光都不浪费。”陈翔明的话语中满是对工作的敬畏。

发电部主控巡检员陈翔明检测设备运行温度 (2).jpg

发电部主控巡检员陈翔明检测设备运行温度。

中控大脑:“数据站岗”守护光伏“健康”

结束户外巡检,陈翔明回到基地中控室,这里是光伏电站的“神经中枢”,数据的跳动同样承载着他的坚守。整个基地光伏区,23万余块光伏板在烈日下熠熠生辉,将光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而中控室里,与光伏“蓝海”同样忙碌的,是不断跳动的数据流,时刻守护着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走进控制中心,巨大的监控屏幕上,光伏组件温度、逆变器运行状态、电网接入负荷、实时发电量等数据实时刷新,每一组数字都承载着重要信息。

“这些数据就是光伏电站的‘脉搏’,一刻也不能松懈。”看着跳动的信息,陈翔明嘴角上扬道。

发电部主控巡检员陈翔明认真记录设备运行情况.jpg

发电部主控巡检员陈翔明认真记录设备运行情况。

据了解,在光伏基地,“数据站岗”贯穿发电全流程。日出时,光照强度数据率先“到岗”,精准测算当天发电潜力,为调度发电计划提供依据;正午时段,组件温度、电池组电压等数据密集“值守”,确保设备在高温下平稳运行;日落之后,储能系统数据接力“站岗”,协调电能存储与电网调度,保障夜间电力供应的灵活性。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能精准定位需要维护的组件,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陈翔明说。

“变”与“不变”:一份传承和坚守

从曾经的火力发电厂,到现在的光伏发电站,作为电力工作者,陈翔明更是行业绿色转型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湖北能源集团双河市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九〇团1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光伏发电板.jpg

湖北能源集团双河市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九〇团1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光伏发电板

谈及变化,他感慨道:“工作环境好了许多,以前身后是锅炉的火光,现在是光伏板反射的阳光。”一年里,陈翔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基地度过。虽然远离家乡,但守护千千万万家庭的用电安全,给了他满满的收获感。

夜幕降临,当城市亮起万家灯火,忙碌一天的基地渐渐安静下来。从“与火共舞”到“逐光而行”,从轰鸣到静谧,陈翔明的一天,是无数新能源从业者的缩影。他们带着老行业的严谨,拥抱新领域的变化,用每一份坚守,让绿色电能从阳光下走进千家万户。望着远方城市的灯火,陈翔明笑着说:“不管是火光还是阳光,能照亮生活的,都是好光。”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