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三收!五师九〇团盐碱池里捞金忙
胡杨网唐媛媛、郭雪伟 通讯员雷蕾、白雪
说起海鲜,人们往往想到沿海城市。而近日,在风口前沿的五师九〇团,昔日泛着苦涩的盐碱水域经科学淡化处理后,竟成了滋养南美白对虾的“营养液”。眼下正值丰收季,养殖池塘边一派忙碌景象,诉说着戈壁滩上的 “水产奇迹”。
盐碱水淡化 解锁“水产密码”
清晨的阳光洒在养殖池塘,水面泛着细碎金光。双河市丰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蒋锋拉起渔网,网中无数通体透亮的南美白对虾蹦跳着,青灰色虾壳映着光,溅起的水花里满是丰收喜悦。
双河市丰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航拍图
图为双河市丰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草鱼。
“你看这虾,个头大、肉质紧实。” 蒋锋笑着拎起一只南美白对虾,虾须还在灵活摆动。而在几年前,没人敢想这片盐碱地能养出海鲜。
2019年,蒋锋偶然参加团场的水产养殖培训,萌生了学习新技术的想法。他赴八师一四五团取经,一年后加入双河市丰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技术员,与水产养殖正式结缘。
让盐碱地养出水产的关键,在于水质的科学淡化。“盐碱水高盐高碱,直接用来养殖会导致鱼虾因渗透压失衡死亡。”蒋锋解释,他们通过添加钾、钙等微量元素,精准调节离子比例,将盐碱水调配成接近天然海水的“人造海水”,模拟海洋环境,让南美白对虾在稳定渗透压中健康生长。
“一水三收”互补共生提效益
为提升养殖效益,蒋锋还摸索出“一水三收”的混养模式:8月虾上市、10月蟹成熟、草鱼两年一丰收。
图为双河市丰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南美白对虾。
图为双河市丰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大闸蟹。
“虾在中上层吃浮游生物,游动能活水;蟹在水底翻找底栖生物,松动底泥减污;草鱼在中层清理残饵和藻类,还能捕食体弱虾蟹防病害。”蒋锋说,三类水产物各占水域、食物不重叠,还能互助改善水质,既提高单位产量,又降低养殖风险,让“人造海水”物尽其用。
如今,双河市丰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5名社员、3个鱼池,发展到16名社员、9个鱼池。今年投放的500万尾南美白对虾,因品质优良每公斤零售价达70元。后期蟹、鱼丰收后,将进一步增加职工收入,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参与水产养殖,实现“水里捞金”。
蒋锋在虾池检查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情况。
“未来,我们要发展休闲渔业、观光农业,规划园区池塘与山地,打造九〇团首个现代旅游中心,带动水产养殖业向特色、高效、环保方向发展。”双河市丰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彪望着连片养殖池,眼中满是期待。
风从戈壁吹来,带着湿润气息。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正因这一池池“盐碱水”,焕发出别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