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再破花生大面积单产全国纪录
示范田平均亩产803.4公斤
石河子讯(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秦俊伟) 8月27日,在八师一四七团二十连的花生高产创建示范田里,由农业农村部牵头组建的专家组现场宣布实收测产结果:该示范田平均亩产803.4公斤,再次打破花生大面积单产全国纪录。
此次专家组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的测产流程,选取460亩示范方,实收1亩地块,收获鲜果1521.5公斤,折合亩产803.4公斤。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兵地联合、科技赋能”的深度实践。据介绍,该示范田由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创新团队和新疆农垦科学院共同创建,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品种选育、机械配套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由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形成了“科研+推广+生产”的完整链条。
“良种良法深度融合是实现高产的核心。”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站长、自治区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强介绍,该示范田选用兼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93号”,为实现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团队集成应用种子包衣、北斗导航机械化精量播种、滴灌水肥精准调控、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机械化适时收获等高效生产技术。“从种到收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既提升了花生生产管理水平,又保证了品质稳定,这是科技兴农的生动体现。”李强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刷新纪录的示范田并非首次创造佳绩——2024年,该示范田就以658.24公斤的单产,创下全国花生千亩方单产纪录。目前,该示范田的种植技术已在全疆推广近30万亩,在提升花生产量的同时,帮助种植户亩均节约成本600元、增加效益近千元,真正实现“粮增产、人致富”的双赢目标。
据了解,今年中国工程院牵头在新疆启动花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立足新疆花生扩种潜力优势,从产业发展现状与潜力评估、区域布局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区域分模式推进新疆花生产业从零星种植向全链升级转型,助力构建节水型、高附加值、抗风险的现代花生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