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红色场馆 追寻抗战足迹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9-02 08:39:52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万代喜

走进红色场馆 追寻抗战足迹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朱丹丹整理

俯瞰四师可克达拉市七十二团红军团博物馆(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杨俊沁 摄

新疆及兵团各地的红色场馆,是人们感悟红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社会课堂。馆内,镌刻在文物上的红色记忆永不褪色,文字与影像中英雄人物的形象愈发清晰伟岸。

游客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摄于8月28日)。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潘许 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批与抗战相关的红色场馆正吸引着游客前往,在这里回顾峥嵘岁月、缅怀先烈,从历史记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我们为您整理了新疆及兵团的部分红色展馆,带您细数那段历史中的珍贵记忆与动人细节。

毛泽民故居:抗战烽火中的初心印记

毛泽民故居(资料图片)。王畅彤 摄

1938年2月,毛泽民去苏联途经迪化(今乌鲁木齐),应盛世才邀请,经党中央批准,化名周彬留在新疆工作,先后任新疆省财政厅代厅长、民政厅代厅长等职。毛泽民主理新疆财政短短几年,全疆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物价趋于稳定,生产稳步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仅1941年4月,新疆便发放建设公债668.9万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6%,为支援抗战和做好大后方建设开辟了重要路径。

在故居的展柜中,他所用的褐色公文包磨损明显,包内有他亲手起草的财政规划手稿,细致记录如何统筹新疆棉花、皮毛等物资支援前线;一盏壁已泛黑的铜制煤油灯,见证他深夜起草文件、制定方案的身影。展区复原其办公场景:简陋木桌铺着发白蓝布,桌上摆放算盘、账本与抗战宣传册,墙上的新疆地图用红笔标注物资输送路线。多媒体屏幕循环播放历史影像,呈现他深入各地动员群众募捐、组织生产的画面。

地址:乌鲁木齐市明德路29号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新疆抗战的历史见证

游客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参观(摄于8月25日)。王畅彤 摄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陈云铜像等组成,总占地面积6431平方米。该馆基本陈列展览分为红色起点、星火西进、共赴国难、巩固后方、忠贞不屈、星火相传六个部分,展示大量文物展品、文物资料及图片,承载感人至深的历史记忆,展现新疆各族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壮阔历史。

其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疆民众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的重要阵地,聚焦了1937年至1942年这段特殊历史,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在新疆组织抗日救亡、坚持斗争的光辉历程,也是全国现存的11个“八路军办事处旧址”之一。

地址:乌鲁木齐市胜利路392号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英雄部队屡建奇功

图为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抗日展区(摄于9月1日)。马娇 摄

位于一师阿拉尔市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是国家第三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陈列空间7000平方米,是兵团承载红色记忆、赓续精神血脉的重要场所。馆内共有收藏品11200余件,实际展出1188件(套),每一件展品都沉淀着岁月记忆。

纪念馆围绕“传承历史、弘扬精神、展示成就”三大主题,通过九个展厅构建完整叙事:既系统展现三五九旅从抗日战争到屯垦戍边的光辉历程,也呈现新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其中抗日战争展区尤为震撼,以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为脉络,陈列的武器、战旗、军功章和战斗记录,生动还原了那段烽火岁月,让参观者直观感受英雄部队的赫赫战功,深切感悟革命先辈舍生忘死的家国担当,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

地址:一师阿拉尔市

二师渤海教导旅纪念馆:从抗战到屯垦的历史见证

游客在二师渤海教导旅纪念馆内参观抗日战争老物件(摄于8月27日)。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嘉成 摄

二师渤海教导旅纪念馆,建筑面积达2700平方米,是承载冀鲁边区抗战历史的重要红色阵地。展陈内容时间跨度从1930年至1954年,分为五个部分,通过实物、图片与场景还原史实,部分展区生动再现了这支英雄部队的抗战历程。馆内珍藏的旧军装、破损的武器、泛黄的战报,以及战士们用过的水壶、针线包等物品,无不诉说着当年抗战的艰难与战士们的不懈坚守。借助沉浸式历史体验,参观者能直观感受战士们“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精神,深刻铭记那段山河破碎却众志成城的抗战岁月,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代代相传。

地址:二师铁门关市

四师七十二团红军团博物馆:红军团的抗战与屯垦历程

游客在四师七十二团红军团博物馆内参观(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惠 通讯员 牛孟豪 摄

四师可克达拉市七十二团红军团博物馆前身为1991年建成的团史陈列馆,经2014年改扩建后焕然一新。现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展厅面积1740平方米,展陈更为系统、空间更为开阔。

展览内容分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屯垦肖尔布拉克等7大板块,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史资料,全方位展示了七十二团从革命战争到屯垦戍边的壮阔历程。馆内设41个展柜,展出12类实物标本400余件,包括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军装和生产工具等;还还原了7处战争、生产与生活场景,配合8台专业展教设备,通过光影与声效模拟,为观众带来沉浸式历史体验。抗日战争展区尤为突出,详细介绍了该团前身——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在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中的英勇事迹。泛黄的战报、锈迹斑斑的刺刀,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与无畏。

地址:四师七十二团

十三师红星军垦博物馆:展现保家卫国的赤诚和无畏

孩子们在十三师红星军垦博物馆内认真参观,聆听红色故事(摄于8月30日)。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欣奕 摄

十三师红星军垦博物馆建成于2017年4月,是一座融合多元展陈技术的综合性红色场馆。展陈内容共分为烽火岁月、大业初创、铸就辉煌、灿烂红星、永远红星、豫疆情深等6个单元,集中展示图片480张,陈列实物620件,系统串联起历史叙事。

其中,烽火岁月单元是回溯抗战记忆的关键部分,通过详实史料与实物,清晰呈现红星二场前身部队在抗战时期的战斗轨迹。展柜里,锈迹斑斑的冲锋号、战士们用过的帆布挎包,无声诉说着部队在抗日战场上的浴血坚守;幻影成像技术生动还原了部队参与游击战、物资支援战的经典场景,搭配老兵口述音频,让观众仿佛置身烽火连天的抗战现场,直观感受先辈们保家卫国的赤忱和无畏。

地址:十三师红星二场

喀什地区博物馆:边疆抗战记忆的实物展示

喀什地区博物馆展出的抗战时期时任新疆财政厅代厅长毛泽民与喀什地区的公函,落款周彬为毛泽民在新疆工作时的化名(摄于8月25日)。王畅彤 摄

喀什地区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馆内藏品达5265件,其中一级文物16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35件。抗战展区以“边疆同心,共御外侮”为主题,通过实物与影像再现当地抗战岁月的特殊贡献。展品包括泛黄的《新疆日报》抗战特刊、各族群众手工缝制的军毯、维吾尔艺人捐赠的铜制乐器、记录商界捐献物资的老账本等,生动再现“以商助战”、文化宣传和多民族共同支援前线的历史。场景复原了喀什各族群众排队捐物捐款的动人画面。多媒体口述历史中,老人回忆父辈赶骆驼队送药材上前线,青年讲述祖辈组织“抗日读书会”的往事,细腻诉说了喀什人民与全国同胞共抗外侮的热血过往。

地址:喀什市天山西路28号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