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彤彤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当第41个教师节的钟声在兵团响起,尊师重教的暖意扑面而来。这暖意,跃然于学生手写的贺卡上,绽放于校园芬芳的花朵间,更烙印在每一个人对师者的感恩之心间。
9月8日,五师九〇团学校六年级(1)班学生向老师送上自己制作的花束,感谢师恩。姜银 摄
在兵团,教师们不似聚光灯下的英雄那般耀眼,却恰似一盏盏温热的引路灯,以微光点亮无数学子的眼眸,也把自己的青春与热爱,无声融入兵团教育事业的年轮之中。
9月8日,一师五团中学二年级教师曹世平在给学生上课。李康 摄
9月5日,十师一八八团第二中学教师徐永平在宿舍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摄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师德便是修行中明亮的光。兵团教师们肩上担着的,不只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更是边疆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是家长们沉甸甸的托付。
9月8日,在十一师职业技术学校实验室,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讨论编程方面的问题。古力米拉·亚力坤 摄
为了让边疆的课堂不缺“引路人”,兵团积极拓宽教师补充渠道。今年,教师招聘工作启动时,工作人员一次次与各师市对接,反复确认岗位信息,只为让更多热爱教育的人来到兵团。最终拟招聘的1900余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背后是无数个家庭对“好老师”的期待。此外,“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里,那些头发花白却依旧热情高涨的教师,带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来到兵团;“组团式”教育援疆的队伍中,700余名教师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到边疆校园,为兵团的教育注入了一汪清泉。
多年来,兵团党委始终把教师的冷暖放在心上,用一件件实事,为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做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将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教师纳入保障范围;落实教师游览参观点减免门票等措施;开展兵团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9月9日,三师五十三团中学教师曹秀梅带领学生温习功课。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陈明珠 摄
9月8日,六师五家渠第一小学六年级(2)班班主任李静雯(前排中)给孩子们辅导作业。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华北 摄
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兵团党委制定《2025年兵团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师培训方案》,计划培训校(园)长、教师5868人次;1972万元培训资金为教师们“充电学习”免去了后顾之忧;启动第三批“2+5”重点人才计划,遴选培养“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40名,引进“天池英才”特聘教授30名、高校银龄讲学团队8个、“小组团”援疆团队10个、柔性援疆专家人才3名、骨干研修学习人才6名……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对教师的关心和关爱,激励着教师成长。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9月9日,石河子第十一小学一年级(2)班教师伏文静和学生们在操场上做游戏。张楠 摄
兵团的教师们,从未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却用智慧浇灌着边疆的“教育之花”,用心守护着孩子们的求学梦想。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崇高的敬意,送给每一位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感谢你们用微光照亮边疆的育人之路。我们坚信,在你们的坚守与付出下,兵团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