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隔河相望”到“七桥飞跨”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段若冰
9月8日,记者一行站在即将通车的伊犁河三桥桥头,只见塔吊轻转、施工车辆往来,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大桥底下,伊犁河水奔流不息,见证着两岸居民从“隔河相望”到“七桥飞跨”的时代变迁。
从1975年伊犁河一桥通车至今,50年间,伊犁河上已建成7座功能互补的桥梁,桥梁行车道增加至30条,极大优化了区域交通格局,进一步促进了商贸往来,催热了旅游经济。一座座大桥,仿佛一根根琴弦,在河谷间奏响协同发展的交响曲。
家住伊宁市新光街一巷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犁河摆渡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关林森,是家族第三代摆渡人,曾经的工作就是用木船在伊犁河上运送旅客。“现在一切大变样了,渡口变成了景区,我当起了免费导游,给游客们讲起当年的故事时,他们纷纷感叹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关林森说,“从木船摆渡到七桥飞跨,流淌的伊犁河真切见证了我们生活的巨变。”
大桥的迭代更新,映射出当地高质量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
8月12日,伊犁河三桥主桥顺利合龙。这座2022年7月启动建设的国内首座三塔四跨“O”形矮塔斜拉桥,以492米的主跨、三塔耸立的雄姿,成为伊犁河上的新地标。大桥北起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南接察布查尔湿地公园,全长2.86公里,按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计划今年9月底通车。届时,伊宁园区至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车程将缩短近1小时,有效串联起伊宁市、可克达拉市、察布查尔县等地,促进特色农产品外运和旅游环线形成,为“两霍两伊”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桥连两岸,不仅交通更便捷了,更是人们生活半径的扩大、发展机遇的延伸。“孩子在伊宁市上学,我把家安在那里,但生意还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9月8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个体工商户石环望着桥面,眼中充满期待,“等大桥通车了,我打算在县城开家民宿,既能照顾家庭,还能享受到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我们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体系,加快构建‘一小时经济圈’,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持续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交通支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向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