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染戈壁绘新景——二师铁门关市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纪略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9-11 08:55:48 作者: 编辑:草娃 责任编辑:张志玲

绿染戈壁绘新景

——二师铁门关市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纪略

严生金

8月30日,二师三十四团六连职工兰随平的小院绿意盎然,盆栽点缀其间,生活充满生机。“团场生态环境变好了,我们的日子也更美了。”他一边修剪绿植,一边笑着说。

2022年以来,三十四团六连大面积种植梭梭,经过持续努力,昔日荒芜的盐碱地实现华丽蜕变,如今已成为郁郁葱葱的绿洲,生态面貌焕然一新。2.2万亩梭梭林不仅筑起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更成为带动职工群众增收的“致富林”。依托梭梭林资源,连队同步开展肉苁蓉接种工作,累计接种面积达1.25万亩,带动2500余人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山川披绿,河湖清澈,一幅生态画卷徐徐铺展。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始终锚定绿色发展方向,将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让良好生态成为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如今,这片土地绿色发展动能持续释放,乡村振兴活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正在书写。

护生态底色 沙海换新貌

8月30日,航拍二师三十四团人工防护林一隅。冯波 摄

8月29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木塔格沙漠之间的“绿色长廊”。57岁的护林员尚新岭像往常一样走进林地巡查,手指抚过胡杨树粗糙的树干,他感慨道:“早些年这里就是荒漠戈壁,没有任何植被覆盖,一场大风就能把棉苗刮跑。你再看看现在,这环境真是大变样。”他望向林间绿叶上的露珠,眼底漾出欣慰的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塔克拉玛干和库木塔格两大沙漠以每年近3公里的速度合拢,特强沙尘暴年均超过16次,严重威胁群众生产生活。作为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灌溉单位,三十四团职工群众肩负起防沙治沙的生态责任。

2008年,三十四团遭遇历史罕见的干旱缺水,护林造林迫在眉睫。尚新岭义无反顾加入防沙护林队伍,从此坚守一线17年。正是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在两大沙漠之间建成了一条长达175公里的“绿色长廊”,成为守护家园的生态屏障。

今年4月,在三十八团治沙工地上,300余名工人为流动的沙丘披上“黄金铠甲”。作为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工程,阿尔金荒漠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4986.67万元,治理面积达2.56万亩,进一步巩固了防沙成果。

阿尔金荒漠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项目是二师铁门关市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了全力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该师市全力推进“三北”六期工程建设,谋划库木塔格与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带治理,强化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与重点区域综合修复,采取禁垦、光伏治沙、封沙育林与人工造林等多种措施,累计治理沙化土地58.4万亩。生态屏障不断夯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拓绿色产业 生态生金银

8月14日,二师三十四团九连职工采摘成熟的黑枸杞。冯波 摄

生态改善的同时,如何把“绿色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二师铁门关市的答案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多元化发展,让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发展优势。

今年3月,在二师二十一团七连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七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蔚金建给职工群众算起了生态账:“改造完成后,滴灌设施将水肥精准送达农作物根部,不仅让用水量节约15%以上,还能有效减少土壤板结,降低面源污染,一举多得。”科学的田间管理让土地更加高效,既护生态,也增效益。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绿色效益正逐步显现。7月22日,三十三团十六连罗布麻加工厂机器轰鸣。罗布麻茶是该连特色名片,依托优质野生罗布麻资源,连队迈出了向绿色要效益的“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三十三团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开发生态观光、特色旅游、沙水游乐等度假项目,让“生态+旅游”成为职工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改善,吸引来了游客,也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门路。

三十四团还推行“企业+技术+基地”产业化模式,培育沙生龙头企业,构建产供销一体化链条,加快形成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格局。该团引入中药材种植企业,在枣园间套种丹参、黄芩等中药材,推广“枣药间种”1.3万亩,亩均增收7900元。曾经单一的枣园,如今成了“一地双收”的“聚宝盆”。

从生态农业稳基础,到特色产业拓空间;从绿色种植保生态,到多元发展激发活力。二师铁门关市以生动实践诠释“绿色生效益”的发展理念,将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建美丽连队 宜居更幸福

8月11日,航拍二师二十一团。白克斌 摄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使地处荒漠边缘的团场连队焕发新生机,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走进二十二团七连,一条条笔直入户的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路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优美宜居的环境、日渐提升的生活质量,成为连队职工群众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一切变化,得益于该连队近年来扎实推进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自2019年起,二师铁门关市制定并实施团场连队居住区人居环境中长期整治规划,建立“以团带连、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将团场环境整治与连队综合治理紧密结合,推动全域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路边花草成荫,夜晚路灯明亮;垃圾天天清,厕所是水冲式的,住得比城里还舒心。”二十四团十连职工李伦凯的话,道出了团场职工群众的心声。

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持续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庭院整治和连队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脏乱差”的旧貌逐渐消失,“净齐美”的田园新景全面呈现。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不仅显著改善职工群众生活品质,也为生态宜居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二师铁门关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挖掘农业生态价值,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新业态,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高水平协调推进。

执生态之笔,二师铁门关市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更铺就了一条依托生态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之路。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