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为炬 实干为笔——十一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9-11 08:55:49 作者: 编辑:草娃 责任编辑:张志玲

精神为炬 实干为笔

——十一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张明娟

兴修水利、修建道路、架设桥梁、建设城市……在兵团,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以建设工程起家,被誉为“西部建设雄师”,这支队伍就是十一师。

70多年来,十一师传承弘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忠诚履行职责使命,在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守卫边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了一曲曲不朽的动人篇章。

攻坚重点项目工程

鸟瞰北新路桥集团承建的四川广平高速项目(资料图片)。十一师融媒体中心 提供

从南疆铁路、天山公路,到和田昆冈机场、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再到新疆工业学院、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十一师建设者以“艰苦创业”的韧劲,啃下一项项重点工程“硬骨头”,战胜了一个个“不可能”。

2024年2月,兵团建工集团中标承建新疆工业学院项目。这项工程不仅要在不足6个月的工期内完成建筑面积20.48万平方米、总投资13.9亿元的建设内容,还需确保学院在当年9月具备招生条件。面对艰难的任务,十一师建设者们从规划起就争分夺秒优化方案。在沙漠恶劣环境中,顶着大风克服物资运输困难,施工团队日夜轮班,机械24小时运转。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全体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细致打磨每一处细节,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其间,遇到技术难题,大家迅速研讨,调整方案,最终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成功在153天内让新疆工业学院拔地而起,不仅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更为学子打造了理想的求学之所。

在南疆,铁路的铁轨上凝结着建设者们厚重坚守的时光。20世纪70年代,十一师总工程师徐立汉参与建设吐库段,在零下40摄氏度、8级大风中鏖战。设备匮乏时,以人海战术撬冻土;物资短缺时,裹棉被雪地轮岗。1984年,476.5公里铁路通车时,他的双手已布满冻疮。1996年,他转战库喀段,机械作业替代人力,仅3年铺轨至喀什。1999年全线贯通,徐立汉慨叹道:“有幸在兵团实现了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我感到很自豪!”

勇立改革创新潮头

改革深水区中,兵团精神化作“开拓进取”的锐气,推动十一师企业破茧重生。

十一师以“同类合并、优势互补”推进重组:2019年,以兵团四建(现为兵团市政交通集团)为主体整合北新土木公司,压减17家低效企业,机关人员从113人精简至75人,引入22名外部人才,2020年一季度新承揽工程任务同比增长1052.68%;同期,以兵团一建(现为兵团城建集团)为主体整合五建、北新建筑,聚焦房建特级资质,2020年实现全年承揽任务80.64亿元。

雁池建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全封闭无尘车间,引入雾炮抑尘系统,粉尘排放量下降超过80%;智能化改造后,水泥装车效率提升30%,单位能耗降低12%,厂区PM2.5稳定在每立方米30微克以下,成为兵团建材行业绿色转型标杆。

北新路桥集团的“智慧工地”系统彰显科技实力。该系统已在兵团390个工程项目应用,安全管理系统接入监控视频,AI识别预警近12万次,机械效率提升15%至30%。在沪昆高速梨东改扩建中,“智慧工地”系统助力项目获评“全国公路交通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基地”。其研发的低温施工沥青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应用于多个省区市及国外项目,节省养护费用超3000万元。

产业结构向“一主多元”现代体系调整,从单一施工向“投建营”一体化延伸;新兴产业突破,成立兵建投资等公司,补齐电力、矿山等施工资质;建材工业以“一区三园”模式集聚发展……十一师实施的一系列举措,以“效率革命”诠释了“优势互补”的深意。

融合发展暖心惠民

十一师干部职工与阿克陶县皮拉勒乡帕拉其村村民开展端午节包粽子活动(资料图片)。张玉豪 摄

日前,十一师职业技术学校实训车间内,无人机操作、装配式建筑等课程教学如火如荼。该校与天津5所职校结对共建,引入20套先进设备,2024年培养的1464名产业工人中80%实现本地就业。

近年来,十一师所属学校地方生源占比超84%,师属6所学校与乌鲁木齐市6所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开展联合教研31场,惠及师生万余人次。

医疗领域“兵地一盘棋”暖心惠民。十一师依托区域医联体建立三级诊疗模式,新增互认医疗机构和药店50多家,实现普通门诊跨省直结;常规开展免费体检义诊,28个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2024年惠及3.5万人次。

十一师践行“项目到哪里,融合就到哪里”,所属企业积极推动属地共建:兵团建工集团在九师白杨市承建工程期间,延伸北十七路至塔城公安局并通车,该道路被命名为“融合大道”,近3年来,吸纳当地劳务工1万人次,支付劳务费超3亿元,同步开展建筑技能培训;北新路桥集团免费修牧道、捐水泥,职工自发为贫困儿童捐款捐物……一件件实事,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照进现实。

从美丽校园到跨国桥梁,从车间革新到社区笑语,兵团精神始终是十一师前行的灯塔。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以精神为墨、以实干为笔,在新时代书写更多光荣与梦想。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