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百年大院“户儿家” 心手相牵话团结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9-13 08:20:31 作者: 编辑:草娃 责任编辑:张志玲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百年大院“户儿家” 心手相牵话团结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贝

9月9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阿勒泰市红墩镇萨亚铁热克村的“户儿家”文化大院。大院内,各族群众齐聚一堂,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民俗陈列馆里,各民族群众捐赠的马鞍、犁地器具、煤油灯、老照片等老物件琳琅满目,似乎在诉说“户儿家”的百年传奇。

19世纪中期,40多户汉族农民从甘肃、陕西、山西等地迁至阿勒泰市红墩镇,与当地各族群众共同生活。如今,这个有着265户居民的村落,聚集了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5个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谐氛围。

“我丈夫的高祖父1861年从甘肃来到这里,为当地少数民族邻居带来了较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被哈萨克族邻居称为‘户儿家’,意思是懂农业、会种地的种植户。”“户儿家”文化大院管理员和讲解员李红秀介绍道。

1966年,李红秀随父母从青海来到红墩镇。1972年,她与“户儿家”后代曹忠伟结为夫妻。那时,曹忠伟的爷爷曹光友一家生活虽然艰苦,却收养了4名哈萨克族孤儿,并将他们抚养成人。“有好吃的大家分着吃,大家吃了大家香。”“前辈走得直,后辈才不沾泥。”——这些朴实的话语,成为家族中代代相传的家风。

受此影响,李红秀与丈夫也资助了辍学的牧区少年塔斯肯上学,让他与自己4个儿女一同成长。如今塔斯肯已成为一名基层医生,常常教育下一代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012年,李红秀与乡亲们共同创办“户儿家”文化大院民俗陈列馆,邻居们纷纷捐出祖辈传下来的马鞍、旧粮票等老物件。在政府支持下,2017年,陈列馆扩展为2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并免费向游客开放,由李红秀担任管理员和讲解员,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近年来,李红秀和周边邻里共同谋划,以“户儿家”文化大院为依托发展庭院经济,售卖各族群众巧手制成的工艺品、大院种植的水果等,为游客提供研学、特色餐饮、住宿等服务。

近年来,“户儿家”文化大院先后被评为阿勒泰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家风家教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阿勒泰市首个正式揭牌的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这么多年来,‘户儿家’变化特别大,但民族团结的初心始终没有变,互帮互助就是我们‘户儿家’的根。”李红秀说,在这里,民族团结不是刻意要去做的事,而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习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融合,早已把彼此当作一家人。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