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兵团篇章丨为兴疆固边注入青春动能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敏、常丫丫
连日来,新疆工业学院、新疆理工职业大学、塔里木理工学院三所新建高校校园里,首届新生陆续报到,来自各地的青年学子满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求,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锚定在南疆环塔里木经济带中的战略地位,兵团党委举全兵团之力,推进三所高校建设。这三所高校在育人方面有哪些特色?如何确保学生成长为“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人才?连日来,记者深入三所高校实地探访。
在塔里木理工学院,以胡杨居、军垦居等命名的宿舍楼,让新入学的学子们眼前一亮;在新疆理工职业大学,以天山和昆仑命名的食堂,大气有内涵;新疆工业学院校园里造型独特的昆仑眼和以“榴园”命名的宿舍,有机融入校园环境。
这些命名不仅赋予建筑文化内涵,更通过可视、可感的实物,潜移默化地增强师生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自觉肩负起传承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的责任。正如新疆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孙桂香所言:“校园里的每一处文化符号,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三所高校坚持“用胡杨精神育人 为兴疆固边服务”理念,通过谋划实施思政育人工程,构建具有兵团文化特色的“大思政”格局,以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
“兵团人热爱祖国的情怀,体现在‘党叫干啥就干啥’的服从;无私奉献的境界,体现在‘哪里需要哪里去’的担当……”9月11日,在新疆理工职业大学“开学第一课”上,该校党委书记石长青的精彩演讲,点燃了现场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未来,我们必将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业绩和荣光。”新疆理工职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朱宇欣说。
“校徽上的10棵胡杨,寓意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间的3条河分别是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和田河……”9月9日,在塔里木理工学院新生见面会上,校长王颖华从校徽的设计初衷讲起,开启了一堂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课”。“未来,我们还将深入挖掘具有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内涵的课程资源,不断充实特色思政课程群,做好兵团红色基因的传承,不断提升思政育人能力。”王颖华说。
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始终是兵团教育的灵魂。随着三所高校的正式建成招生,兵团正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努力培养堪当维稳戍边重任的时代新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