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河子市与玛纳斯县融合发展观察:双向奔赴 共育未来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9-19 09:04:05 作者: 编辑:冀翔 责任编辑:董利利

兵地双城记丨双向奔赴 共育未来

——石河子市与玛纳斯县融合发展观察

八师融媒体中心记者侯佳宜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优

“‘请进来’学理念,‘走出去’传经验,现在,我们和石河子市的学校就像‘一家人’。”新学期伊始,玛纳斯县几位教师的一席话,道出了石玛教育融合发展的深度。“一家人”的默契,源于两地多年来建立的立体化融合机制。

在天山北麓的绿洲上,石河子市与玛纳斯县犹如两颗紧密相依的璀璨明珠,以教育为纽带,共同书写兵地融合发展的时代篇章。从干部教师跨区域交流到教研资源全学段共享,从学生研学活动“双向奔赴”到教育质量同步跃升,不仅让两地师生共享教育发展红利,更成为推动兵地融合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实践。

机制先行:搭建双城融合“立交桥”

早在2020年,八师石河子市教育局就与玛纳斯县教育局签订“石玛兵地教育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从干部交流、教研共建、资源共享等6个方面推进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石玛兵地教育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学校“手拉手”结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形成了“年度有计划、季度有调度、月度有活动”的工作闭环。

人才交流是石玛教育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显示,自框架协议签订以来,两地互派干部教师累计达123人。2021年,石河子市派出21名干部教师赴玛纳斯县,其中7名校级领导直接参与学校管理;2022年,派出20名支教教师赴玛纳斯县乡村学校,带动当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24年,派出16名干部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让优质教育理念渗透到玛纳斯县乡村学校教学管理各环节。

“在石河子第五中学学习交流的一年里,我多次参加师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回到学校后,我将把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相信对提升教学水平会有很大帮助。”来自玛纳斯县第四中学的教师刘卫华表示。

“组团式”帮扶,让人才效应成倍放大。如今,石河子市13个兵团级“三名”工作室、47个师市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全部向玛纳斯县教师开放。今年1月,玛纳斯县27名教学骨干加入石河子市第四批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实现了工作室结对全覆盖。这一“输血+造血”培养模式,已为玛纳斯县培养出6名校级领导、50余名骨干教师。

今年4月,石河子市与玛纳斯县再次就深化教育合作签订框架协议,将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升级等作为合作重点,为兵地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如今,石河子市与玛纳斯县已建立8个教育联盟,1所职业院校、22所中小学、31所幼儿园实现“手拉手”结对全覆盖。

从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到高中的高考备考策略,从职业院校的技能实训到校园文化建设,两地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每月召开协调会、结对学校每周开展线上教研活动,让兵地融合发展从“宏观规划”落地为“微观实践”。

资源共享:画好双城共育“同心圆”

“每学期都有联考,试卷由两地名师共同命题,分析报告双方共享,哪里还有薄弱环节一目了然。这一全学段学业质量监测机制,配合增值性评价制度,让教学改进目标更为精准。”在八师石河子市教育局督学王凤看来,双方由“接轨”到“融入”,体现出石玛两地教学资源共享的持续深入。

数据显示,仅2024年,石玛两地联合举办教学研讨80余次、专题讲座12场,参与教师达5000人次,形成了“问题共研、经验共享、质量共进”的良好局面。今年上半年,石玛两地联合开展教研活动60余次,从高三物理二轮备考到实验教学技能大赛,从集体备课到命题培训,实现了各学段、各学科全覆盖。

石河子第五中学音乐教师王爱玲多次参与两地交流活动,今年,她被安排前往玛纳斯县第四中学进行交流。“我发现每个班级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编创一些特色歌舞节目,让大家一起感受艺术的魅力。”王爱玲说。

融合不仅在课堂之上,还体现在课堂之外。从春节前夕“兵地少年共写春联”活动到五四青年节“红色故事演讲比赛”,从幼小衔接交流会到校园艺术节,每年两地特色校园活动吸引了1500多名学生积极参与。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我听到了很多红色故事;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我看到了课本上描写过的‘生态农业’。”石河子第一小学学生王梓涵在研学日记里这样写道。

在校园研学活动中,八师石河子市的“小小讲解员”与玛纳斯县的“生态小卫士”结成对子,在互学互鉴中厚植家国情怀,结下了深厚情谊。今年以来,像王梓涵这样参与“红+绿”研学活动的学生超过500人,红色教育基地与生态文化的碰撞,让兵地情谊在实践中愈发深厚。

质量跃升:彰显双城融合新成效

“2024年,玛纳斯县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分别达到34.3%、87.8%,比2021年分别提高6.78个、12.81个百分点!”玛纳斯县教育局局长方晓东告诉记者,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石玛教育融合发展结出的硕果。

与此同时,石河子市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2024年,该市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较2023年分别提升3%、5%。

教育质量的同步提升,带来了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在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曾经因教学质量不高导致的“择校热”逐渐降温,2024年,当地初中生源回流率达18%。“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了,何必再舍近求远?”家长们的心声,是对兵地教育融合发展成果最朴素的肯定。

来自石河子第八中学的英语教师蔡瑞芝,今年8月前往玛纳斯县第二中学进行交流。为了当好这届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她结合玛纳斯县第二中学的实际情况精心备课、调整教学重点:“希望孩子们努力拼搏,明年考上理想的高中。”

教育间的双向奔赴,架起了兵地职工群众“连心桥”。来自石河子市的教师支教期间租住在玛纳斯县一些农户家里,与农户们处成了“亲戚”;来自玛纳斯县的学生在石河子市研学时住在民宿里,之后,民宿经营者还会时常给这些学生寄送瓜果;两地教师共同编写的校本教材,扉页上印着“兵地同心,共育未来”……这温暖人心的一幕幕场景,背后是“一家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当两地教师在教研中碰撞思想,当各族学生在研学中结下友谊,一幅“教育共进、文化共融、民心相通”的兵地融合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