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葡萄王”养成记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9-24 08:33:30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赵霞

“葡萄王”养成记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优 通讯员岳佳豪

“我家的葡萄早早就被客商包圆了,15亩夏黑葡萄卖了将近29万元!”对于五师八十一团八连职工王林军来说,辛苦种植的葡萄丰产又增收,自然值得高兴。可还有一件更让他高兴的事:在团场今年开展的“葡萄王”评选中,王林军脱颖而出,成为新晋“葡萄王”。八十一团夏黑葡萄种植面积近1.7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夏黑葡萄连片种植区,能够成为这里的“葡萄王”,并非一件易事。

就在葡萄上市前,八十一团各葡萄种植连队的“两委”成员、职工代表以及农业技术人员等组成“评审团”,走进田间地头,根据葡萄的外形色泽、果实甜度口感、葡萄园种植管理水平等三大核心指标进行量化打分,依据最终分数排名评选出“葡萄王”。

“没想到自己能获得这项荣誉!”王林军有些意外——团场的葡萄种植高手有很多,种了15年葡萄的自己并不算特别突出,一路走来,自己的葡萄种植之路也非一帆风顺。

时光回溯到2010年。那一年,28岁的王林军成为八十一团第一批葡萄种植户。“那时候在大棚里种,也不懂技术,葡萄结出来稀稀拉拉的。”王林军回忆说。

虽然种出的第一批葡萄品相不行,但口感很好。“八十一团的小气候就适合种夏黑葡萄!”这让王林军有了干下去的决心。

随着八十一团将夏黑葡萄确立为优先发展的特色产业,2017年,王林军满怀信心地走上了大田种植之路。“夏黑葡萄的市场价格稳定,只要产量高,不愁挣不到钱。”葡萄挂穗时,王林军压根舍不得剪,有多少留多少,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产量。”彼时,一些葡萄种植老手已开始尝试另一种种植模式:定枝、疏花、疏果。王林军看着一串串花穗和果穗被剪下来白白丢掉,心里犯起了嘀咕:“葡萄产量上不去,能挣到钱吗?”

然而,现实很快给他上了一课:定枝、疏花、疏果后,不仅能挣钱,还能挣更多呢。“人家亩产2吨、比我少1吨,收入却比我要多!”王林军说,种葡萄一定要把品质放在第一位。

随后,王林军主动加入双河市天益诚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生产、管理、收购标准,改良土壤结构、进行精细化管理,推广每亩地控产、每株树控穗、每枝穗控粒技术,确保葡萄品控规范化。精细管理之下,王林军仿佛患上了“强迫症”:每株葡萄挂8至10串为宜,每串葡萄结100至120粒最佳。“我们不仅讲究甜度适中、果香浓郁,还要果粒均匀紧实,这样才不容易掉粒。”说起这些事儿,如今的王林军专业范儿十足。

“只要品质好,不仅不愁卖,价格也更好。”王林军骄傲地说。

眼下,这位新晋“葡萄王”又跟自己较上了劲:明年要把葡萄种得更好!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