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成为“硬支撑”
——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一师实践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潘彩兰
伴随机器的轰鸣,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旗帜高高飘扬;远离都市繁华的喧嚣,一座座知识的灯塔照亮了钢筋水泥的丛林……作为兵团唯一的建筑工程师,十一师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经过70余载风霜淬炼,如今,正汇聚磅礴之力,浇灌出沉甸甸的发展硕果。
以学促干练内功
鸟瞰十一师所属北新路桥集团承建的福建顺邵高速项目安家渡大桥(资料图片)。雒焕鼎 摄
“王经理,今晚的夜校上啥课?”9月15日晚饭后,兵团建材集团六建第一工程公司塔里木大学新校区(东扩区)四期建设项目职工陈华急切地问项目经理。
夜校如期开讲。职工们听得聚精会神,笔记做得一丝不苟,一堂课下来,收获满满。
“夜校就是咱的‘充电宝’!”陈华感触良多。像他一样白天奋战在钢筋水泥间,夜晚活跃在项目部技能夜校里的职工还有很多。项目“点单式”培训紧贴一线,十一师派来的技术骨干手把手将技能倾囊相授。
技能的火种经由夜校点燃,职工们的学习热情转化为强劲的生产力和管理效能。
夜幕降临,兵团建工市政交通集团土木公司项目部驻地,职工书屋灯火通明。忙碌了一天的建设者们身影汇聚于此,沉浸书海,汲取知识。
书屋墙上,标语“浸润书香为人生奠基;畅游书海享阅读快乐”醒目有力。项目经理周文宝说:“集团工会500本点单式补充书籍刚到,职工们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来这里翻阅。”
据了解,兵团建工市政交通集团创新实践“一个核心站点辐射十一个项目流动书屋”的共享模式,6500余册图书在施工一线流转,知识的甘泉浸润着每一位渴望进步的职工。这里不仅是备考进修、技术交流的加油站,更是无形的文化磁场。
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兵团建工集团团委书记王婷婷深有体会地说:“一座书屋就是一方知识热土。它既是我们提升理论素养、涵养精神的‘第二课堂’,也是同事们思想碰撞、增进情谊的温馨园地。”
如今,近百家这样的职工书屋扎根在十一师项目一线,成为产业工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文化惠民聚合力
十一师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专题培训班成员,在兵团建工市政交通集团史馆参观学习(摄于7月24日)。毕丽雯 摄
“建工,建功!建工,建功!”旋律响起,激情澎湃。8月1日,十一师党委宣传部联合十一师融媒体中心,以MV形式创作拍摄的十一师首支形象宣传主题曲——《建功之路》燃情上线。歌曲以深情而铿锵的音乐语言,讲述了三代建工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展现了建工儿女的赤子情怀。
由十一师精心打造的大型情景歌舞剧《使命的勋章》的上演则诠释了模范的力量。8月4日,经过40余天的精心打磨,70余名演职人员的全情投入,该剧在乌鲁木齐晚报传媒大厦成功上演。剧作以全国劳动模范王亮雄的真实事迹为蓝本,采用“主角亲述+科技赋能+艺术再现”的多元叙事手法,深情讴歌十一师广大干部职工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的使命担当。
9月11日,十一师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会,以“现场观摩学习+交流座谈”形式,全面总结全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效,深入交流经验,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十一师各单位深挖文化潜能,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基层。
兵团建工集团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及11支志愿者服务分队,因地制宜开展节日慰问、弘扬传统文化等活动,今年5月,该集团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兵团建工城建集团安装公司工会与属地康和社区携手开展“执彩笔绘鸢 筑兵地同心”风筝彩绘活动,兵地居民齐聚一堂,在笑语欢歌中情谊交融。
文明实践育未来
在兵团妇联和十一师妇联联合开展的“爱心妈妈”活动中,十一师学校学生参观十一师民族团结进步展馆(摄于8月12日)。李亚星 摄
文化的力量,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7月15日,十一师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来到十一师军垦家风馆,聆听《小家烛火耀兵团》中魏德友、马军武的家风故事。“行走的课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兵团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十一师打造的军垦家风馆利用文字、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古今优秀家风家训,引导参观者见贤思齐,讲家史、立家规、正家风。
精神滋养的“百花园”远不止于此。据悉,十一师已织就一张以1个实践中心、7个实践所、48个实践站为核心骨架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道德讲堂”春风化雨;“我们的节日”主题游园润物无声;文艺轻骑兵的身影更是延伸到最偏远的工地和乡村。
“军垦之星”数创基地则是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成功范例。
该馆由十一师建咨集团筹建,于2021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馆内设置有军垦之星好物推荐区,老式会议室、茶水间、地窝子,参观人员可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兵团文化,品鉴兵团好物。
作为兵团形象窗口与红色教育基地,该馆的使命远不止于文化传播。6间直播间灯火通明、天猫超市新疆馆线下体验区人流如织、“年货节”现场创下百万成交额……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营销网已然成型。
天润、神内、汇源等品牌纷纷携手合作,1668种新疆、兵团特产以此为中转枢纽构建起“网全疆、卖全国”的格局,通过自营商城、第三方平台、网红直播构建全通路消费场景。
“我们不仅要让兵团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更要让兵团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军垦之星”数创基地负责人说。
当文化的甘霖渗透至经济社会发展的肌理,结出的产业硕果必然愈加丰硕。今年1月至6月,十一师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正增长。如今,十一师正以最真诚的关怀、最朴实的方式,将文化的种子精心播撒在精神沃土上。这持续的耕耘,不仅涵养着职工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家园,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