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身边人丨葡萄架下的“土专家”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9-28 08:30:55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张志玲

身边人丨葡萄架下的“土专家”

郭曼玉

在十三师黄田农场七连的葡萄地里,总能看到一个皮肤黝黑、手脚沾满泥土的身影。他时而俯身观察葡萄长势,时而抬手示范修剪技巧,时而和身边的职工低声交流,他就是连队里备受称赞的红提葡萄种植能手王天泽。

从最初的“门外汉”到如今的“土专家”,二十多年来,王天泽用勤劳的双手,在葡萄架下种出了属于自己的“甜蜜事业”,不仅让自家日子越过越红火,还带动越来越多的职工走上致富路。

1997年,王天泽成为黄田农场七连职工的第一年,就遇上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大片葡萄树被冻死,不少职工望着光秃秃的田埂犯了愁,怕资金打水漂,没人敢接手承包。王天泽却看出了机会:“受灾后承包成本低,只要好好管,肯定能有收成。”

王天泽承包了受灾的葡萄地,又在外租了10亩地种棉花,一头扎进了田埂里。那会儿,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着馒头下地,直到天黑才回家。红提葡萄树怎么剪枝、什么时候施肥、病虫害怎么防,他都一窍不通,就拿着本子跟在老职工身后“偷师”,别人休息时他还在地里琢磨,晚上回家再对着农业报刊一点点学习。

“刚开始怕别人笑话,觉得我一个新人就会瞎折腾。”王天泽笑着说,可看着地里的葡萄苗冒出新绿,他心里的劲儿更足了。靠着这股子钻劲,他种的红提葡萄第一年就有了不错的收成,亩产量位列连队前茅。

“种红提就像养孩子,得细心伺候,还得讲科学。”这是王天泽常挂在嘴边的话。成为连队种植标兵后,他没停下学习的脚步,反而把更多精力花在了技术钻研上。

从抹芽、修穗到浇水施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标准来,他还加了“小灶”:别人按规矩施肥,他就记录不同地块的土壤数据,摸索出“看苗施肥”的窍门;别人按时间节点浇水,他就观察葡萄叶片的状态,总结出“见干见湿”的浇水法。

连队职工李忠红常说:“王天泽的地,比那实验室的样本还标准。”

这几年,为了学新技术,王天泽关注了十几个农业科技公众号,遇到不懂的就拍照片请教专家,把学到的知识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再手把手教给身边的职工。

有段时间,王天泽一头扎进热扎克·那马侠的地里,拿着修枝剪示范,从剪口角度到留穗数量,说得明明白白:“热扎克,你这葡萄穗太密了,得疏掉些,不然养分不够,果子长不大。”

现在,“技术小白”热扎克·那马侠也逐渐成了连队的种植好手,提起王天泽,他总竖起大拇指:“他就是我们的‘技术靠山’!”

“我一个人富不算啥,大家都富了才叫真本事。”王天泽说。

今年4月,王天泽被评为十三师新星市劳动模范,接过荣誉证书的那一刻,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这份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我要将这份荣誉转化为带动大家一起前进的动力,这比任何奖牌都更有力量。”

如今,站在自家的葡萄架下,看着一串串紫红的红提挂满枝头,王天泽眼里满是憧憬:“下一步,我想试试开采摘园,让更多人来尝尝咱七连的红提,让好日子像这葡萄一样,越结越甜!”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