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从新学期看兵团教育新变化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9-29 18:26:48 作者: 编辑:冀翔 责任编辑:董利利

从新学期看兵团教育新变化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彤彤

金秋九月,微风送爽。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兵团多所学校的校园里一派新气象。与往年不同,今年各学校的“开学第一课”用创意十足的方式迎接学子归来——

机器狗穿梭校园运行李,清华大学教授带来前沿人工智能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启光影技术探索之旅,AI技术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个开学季,从一开始就显得不简单。

连日来,记者走进多所校园,探寻这份“基础不基础”背后的教育密码。

迎新仪式“不简单”

“开笔礼,受启蒙;敬师长,孝父母……继传统,守初心。”9月12日,兵团二中操场上传来清朗稚嫩的诵读声。一场庄重而温馨的“开笔礼”仪式在此举行,全体一年级新生及其家长齐聚于此,共同见证孩子们重要的启蒙时刻。

9月12日,在兵团二中操场上,一年级新生参加“开笔礼”仪式。兵团二中 提供

语文教师胡文凯在阐释“写‘人’字立根本”时说:“‘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扶持,方能立稳。学会做人,是学习的第一课。”兵团二中用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开笔礼”,为孩子们的成长落下庄重而充满希望的第一笔。

9月11日,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彩旗招展,“匠心启航,技能筑梦”的标语格外醒目。红、黄、白三色“醒狮”踏歌而来,舞狮队员跟着鼓点,以默契的配合完成摆头、跳跃、旋转等动作。威武的姿态与流畅的表演相得益彰,引得新生与家长纷纷驻足拍照。

9月11日,在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机器狗穿梭校园帮助新生搬运行李。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提供

与威武醒狮相呼应的,是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智能设备:“你是第2658名报到的‘小萌新’”——报到墙上的电子计数器清晰记录着每一位新生的到来;身形小巧却力量十足的配送机器人驮着新生行李,将新生行李安全运到宿舍;机器人“管家”热情地与新生及家长打招呼、互动;憨态可掬的机器狗表演倒立、跳跃、握手等动作,科技感扑面而来。

为保障迎新工作高效顺畅,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校园数字化建设优势,提前开通线上报到预登记与学籍注册系统。新生和家长纷纷为学校的周到安排点赞。一位来自四川的家长表示:“一进校门就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氛围和人文关怀,学校这么重视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孩子在这里读书,我们非常放心。”

“舞狮是传统文化,机器人是现代科技成果。”该院党委书记史文革说,这种“一古一今”的搭配,正是“人文底蕴+科学素养”的直观表达,也体现了兵团教育“立德树人、面向未来”的育人理念。

活动方式“不简单”

9月11日,兵团一中的学术报告厅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马少平带来的“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科普讲座,让同学们完成了一次精彩的人工智能穿越之旅。

从历史到未来,从原理到应用,从感知到生成,从赋能到警示……马少平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为同学们打开了通往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未来,使用AI将成为每个人的必备技能,我们要正确对待AI,积极拥抱这一技术变革。”马少平的鼓励点亮了学生们眼中的光芒。

次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与中国”新疆行科普活动继续走进兵团一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以《美图秀秀:变革中的光影技术》为题,为师生系统梳理了光影技术的发展脉络。从“小孔到相机”“胶卷到数码”“相机到手机”“成像迎来变革到AI点亮未来”,祝世宁通过生活场景案例、趣味科学故事,将原本晦涩的光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

“祝院士的讲座让我第一次知道,手机摄影中藏着这么多光影技术!”兵团一中八年级学生张书嘉难掩兴奋,“以前觉得物理课本里全是枯燥的公式,现在才发现它是充满探索与质疑的奇妙旅程。”

在兵团二中,七年级全体学生共同聆听2025年全国科普月“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之《携手防沙止漠,共建绿色家园》科普讲座。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东,用丰富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讲述,带同学们走进治沙科学的世界,感受中国治沙的智慧与担当。

社团活动创新升级,参与踊跃。兵团一中60个社团涵盖人文、信息科技、艺术等七大类;兵团二中20个科技社团中编程、机器人课程最热门,报名“秒满”。社团活动对接竞赛标准,硕果频出:兵团一中学子在第23届兵团科技创新大赛斩获多个一等奖,“沙变土”项目获实践活动二等奖;兵团二中科创团队在 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中,与20国选手同台竞技,拿下2项国际一等奖、13项国际二等奖。2025年,兵团二中初中部学子在各项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57项,省级奖项133项。

兵团学校打破校园围墙,将顶尖科研资源和全球赛事平台引入日常教学中。这些“不基础”的校园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梦想的种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新增专业“不简单”

学科设置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工程,石河子大学新增专业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今年4月,教育部批复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基础医学、中医学3个新专业,9月迎来首批新生——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招生32人,瞄准低空经济“未来赛道”,培养物流运输、农林植保等领域复合型人才;中医学与基础医学各招32人、33人,精准填补兵团基层医疗“人才缺口”。

8月30日,石河子大学学生和机器人一起打太极拳,迎接新同学的到来。石河子大学 提供

“新增专业不是简单‘加科目’,而是把学科建在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的交汇点上。”石河子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王久龙介绍,该校101个本科专业中,有2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0个省级一流专业,正构建基础扎实、前沿突出的学科体系。

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更加专注“与产业同频”。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组建的财经商贸学院,在网络直播与运营、现代物流管理等重点专业基础上,新增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形成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

致力于产教融合,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家级技能大赛斩获40余项荣誉,承担兵团级乡村振兴课题,与企业共建新媒体产业学院,签订多项直播带货协议,让专业充分衔接产业。

推进兵团教育资源均衡,在科技赋能下,优质资源实现“智慧共享”。

9月7日,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教师王雪儿的英语课成为“跨校课堂”:AI生成的动画课件投射在屏幕上,百公里外团场学生与本校学子同步互动,抽象语法知识在动态演示中变得直观。“以前均衡是‘把好老师派下去’,现在是‘把好课程传出去’。”王雪儿说,各式各样的AI工具节省80%课件制作时间,让她能专注于跨校互动设计。

在五家渠第五中学,教师板书实时同步至学生平板,听说训练、作业提交全程数字化,AI即时批改后精准推送补练内容。“智慧设备不是‘炫技’,是用新技术把‘因材施教’这个老目标落到实处。”校长郭良介绍,该校还成立6个人工智能社团,涵盖3D打印、无人机等项目,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格局。

迎新、开课、社团……这些开学季的基础环节,在不断创新中,形成“基础不基础”的反差。这些“不基础”的打开方式,承载着兵团教育工作者用科技创新教学,用人文浸润心灵,用使命凝聚力量担当,以及对兵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兵团教育系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理念,助力学子们点亮成才之路,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事业的精彩篇章。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