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师七十七团“丝路牧歌”民宿:游客住进风景里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09-30 09:13:03 作者: 编辑:李永弟 责任编辑:张志玲

四师七十七团“丝路牧歌”民宿——

游客住进风景里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李惠、通讯员高兴

刘波在民宿内修剪绿植(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惠 通讯员 高兴 摄

深秋的昭苏草原,褪去了盛夏的绚烂,却酝酿出另一番诗意。

在四师七十七团,“丝路牧歌”民宿庭院里,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客厅中,温暖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向庭院,与屋外的斑斓秋色相映成趣。这处雅致的民宿,不仅是七十七团退役军人刘波扎根故乡打造的“温暖驿站”,更是他带领乡亲依托乡村旅游、开辟致富新路子的生动见证。

“在外打拼再久,团场的秋景、家乡的味道,始终刻在心里。”谈及回乡创业的缘由,刘波望向民宿窗外,这里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是无论走多远都牵挂的“根”。

1993年退役后,刘波带着兵团人不服输的劲头闯荡商海。起初投身装饰工程行业,他从搬运建材、绘制图纸等基础工作做起,一步步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后来转型广告设计,经过七年的摸爬滚打,让他练就了对空间美学的敏锐洞察力,也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与经营管理能力。

2010年深秋,刘波回七十七团办事,沿途的秋景让他不禁驻足:公路旁,金灿灿的杨树林在风中摇曳;远处,草原褪绿染浅黄;牧民赶着牛羊,身影在夕阳下格外动人。这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深深印在了他心底。

后来,他漫步田埂,看到职工群众闲置的院落,忽然灵光一现:故乡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又沉淀着厚重的兵团文化,这不正是最宝贵的创业资源吗?“兵团人走到哪都念着家乡,现在家乡有需要,我必须回来。”那年冬天,刘波毅然关停外地生意,带着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回到了魂牵梦萦的七十七团。

为了把想法落地,他挨家挨户走访老职工,跟随连队干部考察闲置院落,还专程前往伊犁、阿勒泰等地的精品民宿“取经”。最终,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设计专长,打造一座能留住“昭苏秋韵”与“兵团记忆”的特色民宿。

“民宿不只是住宿的地方,更是展示家乡文化、让游客感受温暖的港湾。”2019年初,刘波在七十七团购置4处院落,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落地全程亲力亲为,把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融进了民宿的每一个细节里。

客房是他亲手规划的,家具陈设搭配了本地手工艺品,让游客一推开门,就能感受到如家般的温馨;庭院里的小径,用木板精心拼出“丝路”纹样,藏着对“丝路牧歌”初心的呼应;角落处种着波斯菊、野蔷薇等本地植物,风一吹,满院都是浓郁的田园气息,让民宿自然嵌入昭苏的秋景里。

2019年7月,“丝路牧歌”民宿正式营业。凭借独特的设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贴心的服务,不少游客专程为“体验兵团风情、欣赏昭苏秋景”而来,开业首月便实现满房。2024年,丝路牧歌获评“全国乙级民宿”,成为昭苏垦区首家获此殊荣的民宿。

成绩的背后,是刘波对品质的执着坚守:游客半夜想吃热食,他亲自下厨煮面;客人想拍深秋草原日出,他提前查好天气,凌晨陪同游客前往最佳拍摄点;遇到对兵团历史感兴趣的游客,他会拿出父亲留下的老照片,细细讲述七十七团的建团故事。

“单靠民宿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必须形成产业链,才能走得更远。”刘波并未止步于民宿的成功。早在2015年,他就投资兴建了七十七团千眼泉冷水鱼养殖合作社,一边从事冷水鱼养殖,一边经营鱼庄。鱼庄的虹鳟、金鳟等均为合作社自产,现捞现做,游客在民宿入住后,既能品尝鲜美的冷水鱼,也能体验垂钓乐趣。“民宿+合作社”的联动模式,很快产生了“1+1>2”的效应。

2024年10月,一位乌鲁木齐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住丝路牧歌、品千眼泉冷水鱼、赏昭苏秋景”的经历,当月带动民宿入住率提升至95%,鱼庄营收同比增长40%。如今,“丝路牧歌+合作社”已成为昭苏草原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体验。

“自己富不算真富,能带着乡邻一起增收,才是最有意义的事。”自民宿开办以来,刘波积极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针对部分因家庭事务难以外出务工的群众,民宿还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帮助他们实现就近就业。

“现在每月能挣3000元,中午还能回家照顾家人,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在民宿务工的七十七团九连居民胡尔来·居肯说,“刘总很照顾我们,逢年过节会发放福利,还教我们学习基本的办公操作,现在我已经能独立为客人办理入住手续。”

像胡尔来·居肯这样的员工还有不少:民宿的厨师是当地退休人员,凭借一手地道特色菜,成为游客口中的“明星厨师”;就连床单被罩的清洗工作,也带动5名女性实现灵活就业。截至今年8月底,“丝路牧歌”民宿与千眼泉鱼庄共带动12名团场职工群众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超过2800元,真正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顾家两不误”。

“接下来,我计划进一步提升民宿品质,并带动大家一起发展文创产业。”站在民宿露台上,刘波遥望天山,向记者描绘起发展蓝图,他打算在民宿旁打造“牧歌书房”,陈列兵团历史与昭苏文化相关书籍;开设油画体验课,让游客亲手绘制昭苏秋景;牵头成立“七十七团民宿联盟”,整合周边职工开办的小型民宿,通过统一培训、统一宣传,打造独具特色的兵团民宿品牌。

今年4月,刘波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人员名单。“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兵团人,我们有责任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让更多职工群众在家门口过上好日子。”刘波的话语里,满是对家乡的热爱与担当。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