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三师新星市: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群众健康福祉“提上来”

来源:兵团日报时间:2025-10-09 09:08:01 作者: 编辑:李佳莹 责任编辑:张志玲

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群众健康福祉“提上来”

——看十三师新星市如何破解职工群众就医难题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赵宝山 通讯员王晓燕、王璇、龙奇

金秋九月,天山北麓秋意正浓。9月22日清晨,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十三师红山农场医院候诊区的长椅上。来自十三师红星医院的下沉专家诊室前,早已坐满了前来就诊的各族职工群众,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对优质医疗服务的信赖与期待。

职工群众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既便捷又省心,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好政策带来的实惠。

近年来,十三师新星市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如今,师市的智慧医疗系统已覆盖全部团场,信息化技术让就医更便捷高效。三级中医医院的建成投用,为各族职工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诊疗保障。

资源下沉

筑牢基层医疗根基

“过去遇到急重症,只能转送到100多公里外的红星医院。如今,我们医院已经能独立开展胆囊切除等手术,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9月22日,红山农场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校强说。

这一转变得益于十三师新星市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推进。该师市以红星医院为总院,整合8个团场医院、1家专科医院及11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红星医疗健康集团。

9月21日,十三师红星医院医护人员为来自哈密市的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宝山 通讯员 王璇 摄

十三师新星市通过“高位推动+制度创新”,围绕人、财、物统一管理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打破资源壁垒、凝聚服务合力,构建起协同高效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该师市还创新推出“党建+医共体”模式,实施总院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培养业务骨干为党员、党员为技术带头人。红星医院推行“1+1+1”帮扶模式:即“一名总院分管领导+一个总院党支部+一家团场分院”,开展按需帮扶。总院党支部书记兼任团场分院“第一书记”,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以党建为引领的医共体建设,有效提升了医疗资源整合效能与服务水平,2023年,该师市获评“全国十佳党建引领示范医共体”。

为提升基层能力,红星医院以“天池英才”安占天专家工作室为核心,选派193名中高级职称专家支援各团场,设立14个专家工作室。这些专家定期前往各分院坐诊、带教,不仅为基层分院输送了专业技术,还为当地培养了一支 “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夯实人才基础的同时,该师市系统推进专科建设,重点打造中医科、心血管内科等6个兵团级重点专科,并建成胸痛、卒中、创伤等“五大中心”,全面提升了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区域医疗服务水平。2023年8月,十三师中医院挂牌,所有团场分院实现中医馆全覆盖,让各族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中医服务。

通过医共体改革,十三师新星市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健康福祉。

智慧医疗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淖毛湖农场是十三师最边远的团场,过去职工群众一旦遇到急危重症,需要驱车200多公里赶赴哈密市就医。如今,随着远程医疗“云端桥梁”的搭建,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跨越荒漠阻隔,精准高效直达团场一线。

“多亏远程会诊,我父亲不用奔波去哈密市,在家门口就得到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9月17日,淖毛湖农场居民马丽在为父亲办理出院手续时说。

马丽的父亲因突发胸痛在淖毛湖农场医院就诊,通过远程心电系统,检查数据实时传输至红星医院心内科,被迅速确诊为冠心病。总院专家在线评估病情后,立即制定了药物治疗与康复方案,十天后老人顺利康复出院。

9月21日,十三师红星医院医护人员在电脑前分析讨论患者病情。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宝山 通讯员 王晓燕 摄

这种高效便捷的就医场景,如今在十三师各团场已成为常态。在红山农场医院,患者吐松汉·艾里卡依在术后第二天便通过远程可视化移动查房接受总院普外科专家的在线随访。专家通过高清屏幕实时查看患者恢复情况,询问身体感受、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音视频传输清晰、响应及时,让患者感受到近乎“面对面”的诊疗关怀。

这些变化的实现,得益于十三师新星市把“智慧医疗”作为破解“就医远”问题的核心举措,持续加大信息化投入。如今,全师各分院均配备远程心电、远程影像和移动查房等终端设备,实现了团场级远程医疗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一个涵盖远程会诊、检查互认、处方流转与在线服务的一体化智慧医疗体系正在稳步运行,逐步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今年1至8月,医共体总院通过该平台已经完成疑难病例会诊175例、远程影像诊断8320例、远程心电诊断35186例。不断增长的数据,印证了智慧医疗正在深入团场基层,用科技力量为职工群众带来“少跑腿、看好病”的实实在在成效,也为兵团医疗服务提质升级写下了生动注脚。

兵地融合

共绘健康“同心圆”

近日,哈密市伊州区二堡镇头堡村村民艾力·赛依提来到红星二场医院,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副院长霍全华手中,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艾力·赛依提患高血压已有六年,红星二场医院为他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确保血压得到长期稳定控制。前不久,他突发心绞痛入院,霍全华迅速启动远程会诊系统,邀请总院专家线上制定治疗方案。由于诊疗精准、处置及时,艾力·赛依提很快康复出院。

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随着十三师新星市医共体建设不断推进,优质资源持续向基层下沉,红星二场医院不仅成立了李婧专家工作室,还不断完善远程诊疗系统,并通过系统培训和专家带教显著提升了本院医生的服务能力。“如今,团场和周边二堡镇居民再也不用奔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资源和服务。”霍全华说。

兵地医疗协同的深化,得益于医保政策的先行保障。十三师新星市与哈密市协同推进医保同地同策,地方参保群众在该师市医疗机构就诊,享受与兵团职工相同的报销比例。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地方患者到十三师新星市各分院门诊就诊已达15万人次,住院1.2万人次。地方群众送来的一面面锦旗,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他们的认可与信任。这些数据和事例,共同见证了兵地融合在医疗保障领域的丰硕成果。

从资源下沉到智慧赋能,从专科建设到服务升级,十三师新星市通过医共体建设,让“小病不出团、大病有保障”的民生愿景一步步走向现实。

兵团文明网由兵团党委宣传部 文明办 主办
兵团文明网版权所有
新ICP备案号15003450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5120189901
举报电话:0991-2680751 举报邮箱:415458656@qq.com

公网安备 66000002000052号